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滨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滨州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时间:2021-03-04 12:12:16    下载该word文档

2018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3,股为4,则弦为(  )

A. 5 B. 6 C. 7 D. 8

【答案】A

【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勾为3,股为4

弦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2. 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  )

A. 2+(﹣2 B. 2﹣(﹣2 C. (﹣2+2 D. (﹣2)﹣2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2﹣(﹣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数轴等知识,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如图,直线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2 B. 3=4 C. 1+3=180° D. 3+4=180°

【答案】D

详解:如图,ABCD

∴∠3+5=180°

∵∠5=4

∴∠3+4=18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 下列运算:a2•a3=a6a32=a6a5÷a5=aab3=a3b3,其中结果正确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a2•a3=a5,故原题计算错误;

a32=a6,故原题计算正确;

a5÷a5=1,故原题计算错误;

ab3=a3b3,故原题计算正确;

正确的共2个,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关键是熟练掌握各计算法则.

5. 把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详解:解不等式x+1≥3,得:x≥2

解不等式﹣2x6>﹣4,得:x<﹣1

将两不等式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组时要注意解集的确定原则: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了.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8),B102),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短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

A. 51 B. 43 C. 34 D. 15

【答案】C

【解析】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两图形的位似比进而得出C点坐标.

详解: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

端点C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变为A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一半,

A68),

端点C的坐标为(34).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利用两图形的位似比得出对应点横纵坐标关系是解题关键.

7. 下列命题,其中是真命题的为(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D.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A选项错误;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也可能是一般四边形,故B选项错误;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C选项错误.

D、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 命题与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

8. 已知半径为5OABC的外接圆,若ABC=25°,则劣弧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弧长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如图:连接AOCO

∵∠ABC=25°

∴∠AOC=50°

劣弧的长=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关键是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弧长公式解答.

9. 如果一组数据67x95的平均数是2x,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确定出x的值,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得:=2x

解得:x=3

则这组数据为67395,其平均数是6

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662+762+362+962+562]=4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方差是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10. 如图,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点B(﹣10),则

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

ab+c0

b24ac0

y0时,﹣1x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以及图象与x轴的交点,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①∵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且开口向下,

x=1时,y=a+b+c,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故正确;

x=1时,ab+c=0,故错误;

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故b24ac0,故错误;

④∵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x轴交于点A、点B(﹣10),

A30),

故当y0时,﹣1x3,故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等知识,正确得出A点坐标是解题关键.

11. 如图,AOB=60°,点PAOB内的定点且OP=,若点MN分别是射线OAOB上异于点O的动点,则PMN周长的最小值是(  )

A. B. C. 6 D. 3

【答案】D

【解析】分析: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MN,如图,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MP=MCNP=NDOP=OD=OC=BOP=BODAOP=AOC,所以COD=2AOB=120°,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判断此时PMN周长最小,作OHCDH,则CH=DH,然后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计算出CD即可.

详解:作P点分别关于OAOB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MN,如图,

MP=MCNP=NDOP=OD=OC=BOP=BODAOP=AOC

PN+PM+MN=ND+MN+NC=DCCOD=BOP+BOD+AOP+AOC=2AOB=120°

此时PMN周长最小,

OHCDH,则CH=DH

∵∠OCH=30°

OH=OC=

CH=OH=,

CD=2CH=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会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

12. 如果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2.3]=2,那么函数y=x[x]的图象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定义可将函数进行化简.

详解:当﹣1≤x0[x]=1y=x+1

0≤x1时,[x]=0y=x

1≤x2时,[x]=1y=x1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x]的定义,然后对函数进行化简,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13. ABC中,若A=30°B=50°,则C=_______

【答案】100°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ABC中,A=30°B=50°

∴∠C=180°30°50°=100°

故答案为:10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14. 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______

【答案】-3

【解析】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0;(2)分母≠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因为分式的值为0,所以=0

化简得x29=0,即x2=9

解得x=±3

因为x3≠0,即x≠3

所以x=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注意分母不为0

15. ABC中,C=90°,若tanA=,则sinB=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直接根据题意表示出三角形的各边,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

∵∠C=90°tanA=

BC=x,则AC=2x,故AB=x

sinB=.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表示各边长是解题关键.

16. 若从﹣1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分别作为点M的横、纵坐标,则点M在第二象限的概率是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点M在第二象限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列表如下:

由表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点M在第二象限的有2种结果,

所以点M在第二象限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方法:先列表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n,再找出某事件发生的结果数m,然后根据概率的定义计算出这个事件的概率=..

【答案】

【解析】分析:利用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可得mn的数值,代入关于ab的方程组即可求解,利用整体的思想整理找到两个方程组的联系求解的方法更好.

详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将解代入方程组

可得m=1n=2

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整理为: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重点是整体考虑的数学思想的理解运用在此题体现明显.

18. 若点A(﹣2y1)、B(﹣1y2)、C1y3)都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答案】y2y1y3

【解析】分析:设t=k22k+3,配方后可得出t0,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求出y1y2y3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t=k22k+3

k22k+3=k12+20

t0

A(﹣2y1)、B(﹣1y2)、C1y3)都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的图象上,

y1=y2=ty3=t

t<﹣t

y2y1y3

故答案为:y2y1y3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1y2y3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9.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4,点EF分别在BCCD上,若AE=EAF=45°,则AF的长为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取AB的中点M,连接ME,在AD上截取ND=DF,设DF=DN=x,则NF=x,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ME∽△FN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可求出x的值,在直角三角形AD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F的长.

详解:取AB的中点M,连接ME,在AD上截取ND=DF,设DF=DN=x

四边形ABCD是矩形,

∴∠D=BAD=B=90°AD=BC=4

NF=AN=4x

AB=2

AM=BM=1

AE=AB=2

BE=1

ME=

∵∠EAF=45°

∴∠MAE+NAF=45°

∵∠MAE+AEM=45°

∴∠MEA=NAF

∴△AME∽△FNA

解得:x=

AF=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0. 观察下列各式:

……

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

计算+++…+,其结果为_______

【答案】

【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已知数据变化规律进而将原式变形求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可得:

+++…+

=+1++1++…+1+

=9+1+++…+

=9+

=9

故答案为:9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正确将原式变形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4分)

21. 先化简,再求值:(xy2+x2y×,其中x=π0﹣(1y=2sin45°

【答案】

【解析】分析: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原式=xyx+y=xy

x=12=1y=2=时,

原式=1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2. 如图,ABO的直径,点CO上,ADCD于点D,且AC平分DAB,求证:

1)直线DCO的切线;

2AC2=2AD•AO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连接OC,由OA=OCAC平分DABOAC=OCA=DAC,据此知OCAD,根据ADDC即可得证;

2)连接BC,证DAC∽△CAB即可得.

详解:(1)如图,连接OC

OA=OC

∴∠OAC=OCA

AC平分DAB

∴∠OAC=DAC

∴∠DAC=OCA

OCAD

ADCD

OCDC

DCO的切线;

2)连接BC

ABO的直径,

AB=2AOACB=90°

ADDC

∴∠ADC=ACB=90°

∵∠DAC=CAB

∴△DAC∽△CAB

,即AC2=AB•AD

AB=2AO

AC2=2AD•AO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切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3. 如图,一小球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飞出,小球的飞行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y(单位:m)与飞行时间x(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y=5x2+20x,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在飞行过程中,当小球的飞行高度为15m时,飞行时间是多少?

2)在飞行过程中,小球从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是多少?

3)在飞行过程中,小球飞行高度何时最大?最大高度是多少?

【答案】1)在飞行过程中,当小球的飞行高度为15m时,飞行时间是1s3s;(2)在飞行过程中,小球从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是4s;(3)在飞行过程中,小球飞行高度第2s时最大,最大高度是20m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令y=15即可解答本题;

2)令y=0,代入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本题;

3)将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1)当y=15时,

15=5x2+20x

解得,x1=1x2=3

答:在飞行过程中,当小球的飞行高度为15m时,飞行时间是1s3s

2)当y=0时,

0═5x2+20x

解得,x3=0x2=4

40=4

在飞行过程中,小球从飞出到落地所用时间是4s

3y=5x2+20x=5x22+20

x=2时,y取得最大值,此时,y=20

答:在飞行过程中,小球飞行高度第2s时最大,最大高度是20m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2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的坐标为(1).

1)求图象过点B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图象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在第一象限内,当以上所求一次函数的图象在所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请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答案】1;(2);(3)x<﹣10<x<3.

【解析】分析:1)由C的坐标求出菱形的边长,利用平移规律确定出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

2)由菱形的边长确定出A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解析式即可;

3)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交点坐标,由图象确定出满足题意x的范围即可.

详解:(1)由C的坐标为(1),得到OC=2

菱形OABC

BC=OC=OA=2BCx轴,

B3),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B坐标代入得:k=3

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

2)设直线AB解析式为y=mx+n

A20),B3)代入得:

解得:

则直线AB解析式为y=2

3)联立得:

解得:,即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坐标为(3)或(﹣1,﹣3),

则当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下方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10x3

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5. 已知,在ABC中,A=90°AB=AC,点DBC的中点.

1)如图,若点EF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DF,求证:BE=AF

2)若点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那么BE=AF吗?请利用图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BE=AF,证明见解析.

【解析】分析:1)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D=BDEBD=F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BDE≌△ADF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出BE=AF

2)连接A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可得出EBD=FADBD=AD,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BDE=ADF,由此即可证出EDB≌△FDAASA),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BE=AF

1)证明:连接AD,如图所示.

∵∠A=90°AB=AC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BD=45°

DBC的中点,

AD=BC=BDFAD=45°

∵∠BDE+EDA=90°EDA+ADF=90°

∴∠BDE=ADF

BDEADF中,

∴△BDE≌△ADFASA),

BE=AF

2BE=AF,证明如下:

连接AD,如图所示.

∵∠ABD=BAD=45°

∴∠EBD=FAD=135°

∵∠EDB+BDF=90°BDF+FDA=90°

∴∠EDB=FDA

EDBFDA中,

∴△EDB≌△FDAASA),

BE=AF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补角及余角,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BDE≌△ADF;(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出EDB≌△FDA

2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为Pxy)的动圆经过点A12)且与x轴相切于点B

1)当x=2时,求P的半径;

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请判断此函数图象的形状,并在图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

3)请类比圆的定义(图可以看成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给(2)中所得函数图象进行定义:此函数图象可以看成是到   的距离等于到   的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

4)当P的半径为1时,若P与以上(2)中所得函数图象相交于点CD,其中交点Dmn)在点C的右侧,请利用图,求cosAPD的大小.

【答案】1;(2)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见解析;(3)点Ax轴;(4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到AP=PB,求出y的值,即为圆P的半径;

2)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根据AP=PB,确定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即可;

3)类比圆的定义描述此函数定义即可;

4)画出相应图形,求出m的值,进而确定出所求角的余弦值即可.

详解:(1)由x=2,得到P2y),

连接APPB

Px轴相切,

PBx轴,即PB=y

AP=PB,得到=y

解得:y=

则圆P的半径为

2)同(1),由AP=PB,得到(x12+y22=y2

整理得:y=x12+1,即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3)给(2)中所得函数图象进行定义:此函数图象可以看成是到点A的距离等于到x轴的距离的所有点的集合;

故答案为:点Ax轴;

4)连接CD,连接AP并延长,交x轴于点F

PE=a,则有EF=a+1ED=

D坐标为(1+a+1),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a+1=1a2+1

解得:a=2+a=2(舍去),即PE=2+

RtPED中,PE=2PD=1

cosAPD==2

点睛:此题属于圆的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圆的性质,勾股定理,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