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20年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和答案)

2020年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和答案)

时间:2020-04-03 16:10:47    下载该word文档

2020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历史

24.春秋时期司马子鱼公开抨击宋襄公用人作为祭品的行为他说“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对此孔子也说“始作俑象征人殉其无后乎?“这反映了

A.民本精神的产生

B.唯物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度的衰落

D.奴隶制度的崩溃

25.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出处

记述

《论贵粟疏》

……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贡禹传》

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司马相如列传》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张禹传》

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

A.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

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

D.土地兼并现象严

26.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27.明中叶时匠户匠籍仍然存在。清朝顺治二年政府“免直省京班匠价京班匠价即班匠银),并除其籍”但不久又恢复征收班匠银国家对手工业匠户征收的代役金。康熙以后陆续将班匠银摊入田赋以至最后废除了匠籍。这一系列变化

A.推动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B.体现了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C.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D.巩固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地位

28.19世纪4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白银外流1000万元左右。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发生了变化整个50年代白银净流入达1.5亿元左右扭转了白银的流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

B.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

C.鸦片走私活动的减少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9.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在《礼运注》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大同思想。他认为大同世界应“无国家全世界置一总政府总政府及区政府皆由民选“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思想盛行

B.维新思潮开始出现

C.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D.君主立宪思想成熟

30.下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

时间

具体措施

1938年4月

报纸开辟“防疫”专栏宣传清洁卫生和防疫常识

1940年6月

设立卫生处各县设置卫生科员各乡设卫生委员会

1941年1月

印发防疫传单举办卫生晚会、卫生宣传周、卫生展览会等

1942年5月

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

A.抗日亡事业不断发展

B.陕甘宁边区疫情日益严重

C.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

31.某一时期我国广告业台新的洗牌报纸广告版面减少一些城市的商业电台被取消广播广告日益,萎缩。据此可知这一期我国

A.经济体制发生变化

B.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C.国共内战规模扩大

D.新兴经济影响深远

32.古代雅典指挥军事的将军有10名。在战场上如果不只一名将军在场往往由几名将军轮流指挥全军,每人1天雅典其他各类权力机构也都由多名公民主持。这些做

A.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B.保证了军事行动的统一

C.反映了轮番而治的特点

D.提高了政府运作的效率

33.中世纪的意大利艺术喜欢用黄金装饰画面其目的是为绘制的神圣人物创作一种神圣的氛围。14世纪画家们开始改用建筑或者自然风景图案的衬底这样就创作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空间物看上去似乎真实地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这一改变(

A.受到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B.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追求

C.推动了思想解放潮流的进

D.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34.美国经济史专家哈罗德H福克纳曾不无自豪地说:“(20世纪初美国农业一次收成就可以把比时王国的一切连同国王一起买到手两次收成可以买进意大利……五次收成就能把俄罗斯帝国从沙皇手中买进来。”这主要说明

A.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B.产业革命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提升了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D.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

35.如图为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戴将军美国的哈巴狗》其中“戴将军”指二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据此可知当时

A.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B.美国完全控制法国

C.欧洲复兴计划失败

D.意识形态对立严重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当时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与资本主义少数财阔垄断的民主不同苏联实现了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同时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加入国联等都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当时中国知识界认为苏联妇女地位有较大提高并认为苏联“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充满了美满的、愉快的家庭生活”苏联教育是“计划着去迎合苏联人民的需要的“,就连莫斯科的夜生活也受到知识界的关注和赞誉。当时中国知识界在大力地介绍、评论苏联时介绍评论最多的是苏联取得成功的法宝计划经济。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计划经济思潮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

——摘编自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并对其弊端进行了反思和调整1956年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关于资金的积累模式他提出“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1959年毛泽东提出“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介绍和评论苏联的角度并分析当时中国计划经济思潮出现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并概括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地位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地理区域而是人是主宰和发现这些地理区域的人。”美国史学家威廉克罗农则称“人类并非创造历史的唯一演员其他生物、大自然发展进程等都与人一样具有创造历史的能力。如果在撰写历史时忽略了这些能力写出来的肯定是令人遗憾的不完整的历史。”

——摘编自梅雪芹《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

运用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评价其中一个或两个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45.[历史——选修1重大历史改革与回眸]15分

材料 致仕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但仍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清代官员通常以七十为致仕年龄官员年届七十或在此之前一般都要奏请致仕。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清代官员的致仕年龄并非一成不变。有的官员虽年龄致仕但屡请致仕而不许或明令不准致仕故常有“老而不休”的现象。官员自愿致仕称为“告休”“乞休”气骸骨”等官员被朝廷强制致仕则称为“勒休”。无论哪种致仕方式都应得到皇帝的允许获皇帝批准后才能离任。官员致仕后基本都能享受一半以上的俸禄保证了晚年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使许多年过七十和体弱多病的官员及时退出官场。同时清代也把致仕作为淘汰平庸官员的一种措施如有的官员被参奏情况属实皇帝就勒令其致任。清代致仕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弊端主要表现为一是久仕不退二是已退复仕。其种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晚清吏治更加腐败卖官爵成风官场风气恶劣。

——摘编自姚舞艳《试论清代官员的致仕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致仕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代致仕制度的作用。7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二战后非殖民化大潮汹涌而至。英帝国对殖民地民族主义运动的镇压不仅消耗了英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在国际上也落得了“失道寡助”的境地。美国坚持反殖立场多次明确要求英国在非殖民化方面拿出具体行动来。为更好地发展和维护与美国的关系英国需要在殖民问题上作出一些姿态并采取某些行动。二战后苏联公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丘吉尔深知一味压制殖民地自治和独立的要求极有可能把他们推入苏联阵营。因此丘吉尔政府对有条件的殖民地的自治和独立要求予以批准并提供一定的援助以实现“与英联邦和我们的盟国一道阻止共产主义的传播”的战略目标。…吉尔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殖民统治方式逐渐顺应非殖民化潮流允许英属殖民地在英联邦之内逐步实现自治和独立从而将英帝国平稳地过渡到英联邦英国的控制方法也由直接的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军事占领变为较为间接的经济文化控制和保持一定的政治军事影响力。

——摘编自潘兴明《丘吉尔与大英帝国的非殖民化》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丘吉尔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原因。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影响。7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南北朝时佛教开始在中国兴旺起来。北魏末年有佛寺三万余所僧尼达二百万以上。僧侣不仅干涉政治而且干涉经济寺院经济日益发展寺院吞并农民土地大量的壮劳力投入佛门严重影响了封建赋役征发和财政收入。佛教势力的强大成为富国强兵的重大障碍。567年有人给北周武帝上书建议灭佛。此后北周武帝曾四次组织讨论佛道优劣。573年又集百宫、和尚、道士辩论三教优劣确定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574年他正式下诏废佛“断佛、道二教。”他下令销毁经像勒令僧侣、道士还俗并把寺院财产分赐给臣下。此次灭佛并没有杀害僧人。577年灭北齐后北周武帝逐渐将尊備灭佛的政策在齐地推广。灭佛后北方寺像几乎灭绝300万僧尼还俗4万多寺庙赐给王公贵族为第宅。

——摘编自刘精诚《两晋南北朝史话》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武帝灭佛的特点。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武帝灭佛的影响。7分



20203月山西省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历史答案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C

D

A

B

C

A

A

A

C

B

D

24.解析:材料中司马子鱼和孔子对盛行于奴隶制时代的人殉制度,持明显的反对态度。这种把民的地位摆在神之上和反对人祭以保护劳动力的思想,是奴隶制崩溃的反映,故选D项。材料反映了民本精神,但体现不出产生,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唯物思想以及宗法制度,故BC两项错误。

答案:D

命题点

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表现

创新点

以春秋时期官员和思想家对人殉制度的反对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的瓦解。渗透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5解析:材料体现了西汉时期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表明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故选C项。材料体现不出大地主势力的强大问题,故不选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土地的买卖问题,体现不出商品经济的发达,故B项错误;材料能够反映土地兼并现象,但体现不出该现象严重,故D项错误。

答案:C

命题点

西汉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创新点

以西汉时期土地的买卖现象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渗透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6解析:材料中路的数目的增多、监司机构的设置、地方官员由中央官员兼任及任期短暂等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故选D项。材料体现不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围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展开,与树立皇帝绝对权威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项;完善地方监察制度只是手段或目的之一,排除C项。

答案:D

命题点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创新点

以宋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地方机构的设置及地方官员的特点为切入点,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7.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清代匠户逐渐摆脱了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获得了自由身份,为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选A项。明清时期依然坚持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问题,故C项错误;废除匠籍会冲击封建小农经济的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A

命题点

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原因

创新点

以明清时期匠籍制度的废除为切入点,考查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原因。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8.解析:19世纪50年代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入主要得益于丝、茶等出口的激增,这反映了当时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故选B项。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与出口关税税率的降低有关,故A项错误;CD两项与史实明显不符。

答案:B

命题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创新点

19世纪50年代白银流入为切入点,考查近代列强侵略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9.解析:材料体现了政治领域及风俗习惯领域出现了挑战传统观念的新思想,故选C项。大同思想不等于社会主义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维新思潮开始出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但反映不出君主立宪的原则,排除D项。

答案:C

命题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创新点

19世纪80年代康有为对大同思想的解释为切入点,考查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逐步深入。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30.解析:材料中边区政府采取了多种防疫措施,这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这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救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边区疫情的日益严重,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近代卫生体系的成熟问题,且该选项与史实也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边区政府的措施,与统一战线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D项。

答案:A

命题点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创新点

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防疫工作为切入点,考查抗日救亡事业的不断发展。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31.解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企业产品由国营商业包销,大部分企业已不再需要进行广告宣传,从而导致广告业务的全面萎缩,故选A项。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但当时也不会出现材料中的情形,排除B项;国共内战规模扩大也不会造成商业电台被取消等情形的出现,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新兴经济的产生及影响等问题,排除D项。

答案:A

命题点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创新点

20世纪50年代广告业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32.解析:材料中雅典的一系列做法,其用意是想让尽可能多的公民参加国家的政治生活,充分调动公民的积极性,使决策、法律更能符合大多数公民意志,从而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A项。要保证军事行动的统一和迅速,军事指挥最好由1人承担,故B项错误;轮番而治是指轮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原则。雅典的大多数官职均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当执政者退任后,便也成为被治者,由另一部分人主政。这样全体公民轮流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而材料主旨明显不符合这一点,故C项错误;多人主政会降低政府运作的效率,故D项错误。

答案:A

命题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创新点

以十将军委员会及其他权力机构的构成及运作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33.解析:材料中画家们创作手法的创新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适应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故选C项。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于16世纪初,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故B项错误;古希腊的智者运动被看做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材料的时间、地点均与之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命题点

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创新点

14世纪意大利画家创作手法的创新为切入点,考查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渗透对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34.解析:本题关键信息为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大为提高,从而推动美国农业产值的攀升,故选B项。材料没有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列强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先进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排除A项;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排除C项;美国确立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是在二战之后,排除D项。

答案:B

命题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创新点

以美国经济史专家对美国农业实力的表述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35.解析:材料中漫画主要体现了冷战时期苏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持一种敌视态度,这种敌视也反映到艺术创作领域,表明当时两大阵营意识形态领域对立严重,故选D项。多极化趋势是指国际关系格局由一、两个超大国为中心向两个以上实力相当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组成力量中心转化的趋势,这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完全控制的说法绝对,排除B项;C项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

答案:D

命题点

冷战的表现及影响

创新点

以苏联时期的漫画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为切入点,考查冷战的表现及影响。渗透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41.解析:(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苏联实现了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可知介绍和评论的角度为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一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等国加入国联等可知介绍和评论的角度为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一知识界认为苏联妇女地位有较大提高……苏联教育……莫斯科的夜生活……”可知介绍和评论的角度为社会生活,根据材料一介绍、评论最多的是苏联取得成功的法宝——计划经济可知介绍和评论的角度为计划经济。第二小问,根据时间信息20世纪30年代初”“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及材料出处等,从当时的国内外背景入手,从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中国面临日本侵略等角度展开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特殊的国内外形势”“1956及材料出处等,调动一五计划背景等相关知识,从国内外背景因素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得出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反思,提出以重工业为主,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根据材料二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关于资金的积累模式,他提出……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得出对苏联在获取工业化资金方面对农民剥夺较重的反思,毛泽东提出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思想;根据材料二“‘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得出对苏联管理体制中经济管理权过于集中的反思,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

答案:(1)角度: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社会生活;计划经济。(6分,任答3点即可)

原因: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成就巨大;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侵略日益加重。(6分,任答3点即可)

(2)原因:两国相同的社会制度背景;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示范;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或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为了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或工业基础的落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6分,任答3点即可)

反思与突破: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反思,提出以重工业为主,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对苏联在获取工业化资金方面对农民剥夺较重的反思,毛泽东提出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思想;对苏联管理体制中经济管理权过于集中的反思,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7)

命题点

斯大林模式,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中国一五计划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创新点

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对苏联的介绍和评论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为切入点,从纵向联系的角度考查斯大林模式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使考生认识时代及国情对经济思想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渗透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

)

(1)角度:政治制度。(2)

外交政策。(2)

社会生活。(2)

计划经济。(2)

(以上共4点,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答出1点得2分,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但完全摘抄材料不给分。)

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2)

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成就巨大。(2)

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2)

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侵略日益加重。(2)

(以上共4点,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答出1点得2分,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

(2)原因:两国相同的制度背景。(2)

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示范。(2)

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2)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或工业基础的落后)(2)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2)

(以上共5点,任答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答出1点得2分,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

反思与突破: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反思,提出以重工业为主,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3)

对苏联在获取工业化资金方面对农民剥夺较重的反思,毛泽东提出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思想。(3)

对苏联管理体制中经济管理权过于集中的反思,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3)

(以上共3点,答出1点得3分,答出2点得5分,答出3点得7分。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3分,但完全摘抄材料不给分。只概括反思或只归纳突破最多给2分。)

42.解析:材料展示了两位学者对人与自然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的认识。布罗代尔强调在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威廉·克罗农强调历史发展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作用。二者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以从自然两大因素在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地位、作用入手,分析它们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关系。我们可以只围绕一位学者的观点展开评述,也可以对二者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结合世界近代史上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论述。

答案:示例: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类历史的发展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2)

历史是人创造的,人类进步是历史的推动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反映了人文主义的发展,突出人的作用和能动性,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不断解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转型;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提倡冒险进取精神,西欧的航海家们正是在此精神的鼓舞下开辟了新航路,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美国独立战争以及法国大革命,更是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家们进行科研创新和技术发明,使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进步。(4)

世界近代史中,在人类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的关系更加密切。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所带来的物种、人种交流等行为,对美洲大陆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一变化又改变了对美洲社会的发展轨迹;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报复,则更加说明了自然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4)总之,在研究人类历史时,不能把自然两大因素割裂开来,应进行综合研判。(2)

(不要局限于示例,只要观点准确,解释说明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命题点

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地位问题

创新点

以不同学者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地位问题的看法为切入点,考查世界近代史中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使考生学会用辩证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地位。渗透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评分

标准

(参考)

第一步:准确评价学者的观点或阐述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得2分;

第二步:结合史实进行合理论述,得8分;

第三步:进行理论性的升华,不能简单重复观点,得2分。

一等(129)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不够充分,评论角度较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45.解析:(1)问,根据材料第二句话可知沿袭明制并有所改革;根据材料“……清代官员的致仕年龄并非一成不变……故常有老而不休的现象可知官员致仕年龄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材料第六句话可知官员致仕方式有自愿致仕和强制致仕两种;根据材料第七句话可知官员致仕取决于君主意志;根据材料官员致仕后基本都能享受一半以上的俸禄可知官员致仕待遇较为优厚。第(2)问,根据材料保证了晚年生活,解除了后顾之忧和材料第七句话及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专制统治;根据材料可使许多年过七十和体弱多病的官员及时退出官场可知推动官员队伍新陈代谢,防止官僚队伍的老化(或促进官员年龄结构的改善);根据材料第九句话可知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提高了办事效率;根据材料第十、十一两句话可知产生种种弊端,对官场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答案:(1)特点:沿袭明制并有所改革;官员致仕年龄具有一定灵活性;官员致仕待遇较为优厚;致仕方式有自愿致仕和强制致仕两种;官员致仕取决于君主意志。(8)

(2)作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推动官员队伍新陈代谢,防止官僚队伍的老化(或促进政府官员年龄结构的改善);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提高了办事效率;产生种种弊端,对官场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7)

命题点

清代致仕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创新点

以清代致仕制度的评述为切入点,考查清代致仕制度的特点及作用,使考生认识古代官僚政治改革的相关问题。渗透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

)

(1)特点:沿袭明制并有所改革。(2)

官员致仕年龄具有一定灵活性。(2)

官员致仕待遇较为优厚。(2)

致仕方式有自愿致仕和强制致仕两种。(2)

官员致仕取决于君主意志。(2)

(以上共5点,每点2分,任答4种即可,共8分。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但完全摘抄材料不给分。)

(2)作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

推动官员队伍新陈代谢,防止官僚队伍的老化(或促进政府官员年龄结构的改善)(2)

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提高了办事效率。(2)

产生种种弊端,对官场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

(以上共4点,任答3点即可,共7分。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5分,答出3点得7分,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

46.解析:(1)问,根据材料二战后,非殖民化大潮汹涌而至可得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根据材料英帝国对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镇压,不仅消耗了英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在国际上也落得了失道寡助的境地可得出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重了英国的负担,损害了英国的国际声誉;根据材料为更好地发展和维护与美国的关系可得出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的需要;根据材料二战后,苏联公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实现与英联邦和我们的盟国一道阻止共产主义传播的战略目标可知冷战局势的推动;根据二战影响可得出二战使英国实力大大衰落。第(2)问,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从英国及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加以阐述;根据材料允许英属殖民地在英联邦之内逐步实现自治和独立,从而将英帝国平稳地过渡到英联邦……保持一定的政治军事影响力等可得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英国在原殖民地的利益和影响力;根据材料苏联公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丘吉尔政府对有条件的殖民地的自治和独立要求,予以批准……”可得出加剧了冷战时期的对峙局面。

答案:(1)原因:二战使英国实力大大衰落;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重了英国的负担,损害了英国的国际声誉;冷战局势的推动;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的需要。(8分,任答4点即可)

(2)影响:减轻了英国的经济、军事负担;有利于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与发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英国在原殖民地的利益和影响力;加剧了冷战时期的对峙局面。(7)

命题点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创新点

以二战后丘吉尔顺应非殖民化潮流为切入点,考查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及影响,使学生认识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关问题。渗透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

)

(1)原因:二战使英国实力大大衰落。(2)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2)

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加重了英国的负担,损害了英国的国际声誉。(2)

冷战局势的推动。(2)

维持英美特殊关系的需要。(2)

(以上共5点,任答4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但完全摘抄材料不给分。)

(2)影响:减轻了英国的经济、军事负担。(2)

有利于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与发展。(2)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英国在原殖民地的利益和影响力。(2)

加剧了冷战时期的对峙局面。(2)

(以上共4点,任答3点即可,共7分。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5分,答出3点得7分;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

47.解析:(1)问,根据材料时间567”“577可知持续时间较长;根据材料“……将尊儒灭佛的政策在齐地推广可知范围逐步扩大;根据材料“……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可知利用儒学打压佛教;根据材料第六句话及材料此次灭佛并没有杀害僧人可知讲究策略性(或手段相对温和)。第(2)问,根据材料销毁经像等可知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严重破坏;根据材料300万僧尼还俗可知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及军队兵源;根据材料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赋役征发和财政收入”“把寺院财产分赐给臣下可推出增加了国家收入;联系时代背景,从维护皇权和促进统一的角度进行阐释。

答案:(1)特点:持续时间较长;范围逐步扩大;利用儒学打压佛教;讲究策略性(或手段相对温和)(8)

(2)影响: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严重破坏;维护了皇权;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和军队兵源;国家收入大大增加;北周国力增强,为北周统一北方和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7)

命题点

周武帝灭佛的特点及影响

创新点

以周武帝灭佛运动的描述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佛教与统治者的关系,认识灭佛运动的特点及影响。渗透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

)

(1)特点:持续时间较长。(2)

范围逐步扩大。(2)

利用儒学打压佛教。(2)

讲究策略性(或手段相对温和)(2)

(以上共4点,每点2分,共8分。答出1点得2分,答案要体现出概括性,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但完全摘抄材料不给分。)

(2)影响: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严重破坏。(2)

维护了皇权。(2)

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和军队兵源。(2)

国家收入大大增加。(2)

北周国力增强,为北周统一北方和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

(以上共5点,任答3点即可,共7分。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5分,答出3点得7分,每点表述基本到位或类似表述即可得2分。)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