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太原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阶段性测试(期中)
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上,与①、②、③处时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①建立隋朝②统一全国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统一全国 【答案】A 2.隋炀帝统治晚年,国内普遍出现“虽有田畴,贫弱不能自耕”、“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严重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 B.农民不能按时令耕种,导致田地荒芜 C.科举考试吸引了大批读书人,劳动力减少 D.瘟疫等自然灾害流行,造成人口锐减 【答案】A 3.古人评价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里评价的是大运河的 A.灌溉功能 B.泄洪功能 C.运输功能 D.饮水功能 【答案】C 4.隋朝末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反隋,后建立唐朝。大唐王朝发迹于晋阳,故而将其定为北都,与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为“天王三京”。晋阳是今天的 A.山西大同 B.山西太原 C.山西忻州 D.山西临汾 【答案】B 5.科举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其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计,历代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科举考试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这表明科举制度 A.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B.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 C.为历朝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答案】C 6.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下列对唐朝出现这种现象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盛的国力 B.开明宽容的民主政策 C.广泛的对外交流 D.男女平等的思想理念 【答案】D 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名家辈出。下列叙述符合白居易诗作特点的是
A.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B.平易近人,揭示统治者腐化和人民疾苦 C.淳朴厚重,反映了战乱纷争和政治腐败 D.风格奔放,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 【答案】B 8.张敏同学学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后,对鉴真和玄奘的事迹进行了对比。下面是她归纳出的两人的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唐朝的高僧 ②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应日本政府之邀前往传播佛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9.右图的“陈桥驿”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作为历史遗迹,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主要是因为

A.唐太宗在此发动“玄武门之变” B.隋唐大运河经过的中心地区 C.赵匡胤在此发动兵变当上皇帝 D.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地方 【答案】C 10.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社会生活相关知识。②④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11.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12.右图是《五代十国形势图》,对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表述正确的是


A.五代是黄河流域并存的政权 B.十国中没有相继建立的政权
C.五代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答案】C 1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2世纪时,蒙古草原分布着许多部落,各部落之间互相仇杀 B.宋朝时,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C.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D.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D 14.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虽时战时和,但和平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下列史实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 ①澶渊之盟②宋夏和约③藩镇割据④宋金对峙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15.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为了加强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A.蕃坊 B.市舶司 C.都护府 D.榷场 【答案】B 二、简答题(本题共14分)
16.历史地图的变迁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识读宋元时期的形势图,回答相关问题。

1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建立辽、金政权的少数民族名称,并简述从图一到图二政权更替的过程。6分)
2)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根据图三信息,列举元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具体措施,并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简述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6分) 答案: 1)契丹族;女真族。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北宋皇族逃到南方,1127年建立南宋,南宋与金议和,形成对峙。 2)政权并立。 3)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地方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边疆,设宣政院管辖今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

意义: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含2小题,17小题14分,18小题20分,共34分)
17.诗词在唐宋时期发展到古典文学的顶峰,是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诗词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和欣赏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不第后賦菊》
材料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材料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宋•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2分)
2)材料二抒发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做了什么事?(2分) 3)从唐朝“开元全盛”到唐末“冲天香阵透长安”,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
4)材料三、四的诗词分别反映出南宋怎样的社会状况?并简述岳飞“收拾旧山河”的事迹。(6分)
5)赏析以上诗词后,你认为诗词在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答案: 1)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景象。 2)黄巢在唐末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3)安史之乱。 4材料三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偏安于江南地区,过着享乐的生活,心无斗志的现状。材料四南宋岳飞等抗金将领的远大志向,收回失地的决心。事迹:率领岳家军在郾城打败金军主力,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5)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留存大量史料;抒发诗人的情怀,表达自己的心声;感动读者、教育读者。
18.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治国措施各具特点,政治家们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史实,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对后世的中国文人来说,唐太宗代表了一个文治武功理想地结合起来的盛世:国家由一个精力充沛但聪明而谨慎的皇帝治理,他牢固地掌握着他的帝国,同时又一贯谦虚耐心地听取群臣——这些大臣本人也都是卓越的人物的意见。太宗的施政作风之所以被人推崇,不仅由于它的成就,而且由于它接近儒家的纳谏爱民为治国之本这一理想,另外还由于它表现了君臣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 宋太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重用文臣掌扳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用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
阵,这严重末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材料三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此后,他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啫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整顿吏治,注重农桑。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材料二、三均摘自部编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方面,概括他的治国举措。8分)
2)从材料二中可读出宋朝的治国之策是什么?简述这个政策给国家带来的影响。(6分) 3)材料三中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治国举措有何共同作用?(4分) 4)你认为上述统治者在治理国家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2分) 答案: 1)纳谏爱民、以民为本。政治: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民族: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进了两族的友好关系。 2)重文轻武。影响:(积极)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消极)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员增多、办事效率低下。 3)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基础;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和民族交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4)统治者要善于接受意见、爱惜人才;适时的改革,要有创新精神;以民为本,善于学习。
四、探究题(本题共22分)
19.七年级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复习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设计了如下的学案,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读文释史】(10分)
1)根据下面描述,在后面括号中分别写出对应的工具名称。(4分)
描述一: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可自如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描述二: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2)“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说的是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富饶的粮仓。据此简析宋朝农业发展的原因。(6分) 答案: 1)曲辕犁;筒车。 2)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宋朝政府注重经济发展。
任务二【对比学史】(8分)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分别列举唐、宋两朝在陶瓷业方面的典型成就各一例。4分)
4)观察图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宋在城市规划或市场分布上的不同特点。(4分)


答案: 3)唐三彩;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 4)唐朝:规划井然有序,建筑布局和城市规划独具特色;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居民区和商业区有严格界限;东西两市为主要商业区。宋朝:规划不像唐朝齐整,突破了墙的观念界限;市场分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草市。
任务三【文物辨史】(4分)
5)下列两组图片文物或实物的存在,分别说明了什么?

答案: 5)唐朝: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广泛,与阿拉伯、非洲、欧洲都有交往。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纸币;开始有商业广告出现;商品流通便捷。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