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第十三章 30年代诗歌创作

第十三章 30年代诗歌创作

时间:2012-10-02 20:26:15    下载该word文档

第十三章 30年代诗歌创作

教学目的、要求: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30年代诗歌创作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30年代诗歌流派,殷夫的政治抒情诗,中国诗歌会的创作,后期新月派的诗歌,现代派诗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殷夫及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政治抒情诗创作

一、殷夫(1909-1931)的诗歌创作
     殷夫,本名徐伯庭(一说徐祖华),笔名殷夫、白莽、徐白等,浙江象山人,诗人、革命家,在他短暂的革命青春中曾经三次被捕,是"左联"五烈士之一。193127日,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牺牲时年仅21岁。
    1、殷夫的早期抒情诗构思新颖、音韵和谐、在孤寂中蕴藏着浓烈的感情,显示出了较高的才华,但由于是处于革命转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个人抒情,所以艺术上比较婉约纤丽,大都是歌颂爱情和自然的,如:我的爱是一朵玫瑰,五月的蓓蕾开放于自然的胸怀。(《呵,我爱的》),这时候的殷夫对于人民革命的时代主潮是既向往又隔离的。
    2、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殷夫的诗作越来越表现出堂堂正正的无产阶级气魄,把"红色抒情诗"的创作推向了一个艺术高峰。风格也越来越粗犷激越、语言趋于质朴自然。代表作有《血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和著名的《别了,哥哥!

《别了,哥哥》是一首纪实诗作,写于1929"·一二"政变两周年之际,他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高级军官,长兄若父,对殷夫从小爱怜、抚养、保护,"四一二"事变殷夫被捕,由他保释出狱。殷夫如听从哥哥"教导",就可以"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但是殷夫"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虽然明知这前途"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但殷夫"决心要踏上前去"。这种革命献身精神感人至深。他的诗篇抒发的不仅是个人的心声,也是革命大众、觉醒的中华民族的战斗之音。
     别了,哥哥,别了,/此后各走前途,/再见的机会是在,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当他和出身的阶级告别后,投身于革命洪流,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时,就感到了个人融合在无产阶级集体中的喜悦和幸福。这在他的代表作《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里有着十分真切动人的描写。

《血字》一诗是为纪念"五卅"四周年而作,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把"五卅"描绘成满身鲜血、刚强挺立的中华民族巨人的形象:"'五卅'!/立起来,在南京路走!/把你血的光芒射到天的尽头,/把你刚强的姿态投射到黄浦江口,/把你洪钟般的预言震动宇宙!"气魄宏伟,气势磅礴,形象地表现了"五卅"及其伟大意义。
     艺术特点:殷夫的诗,以壮为诗魂,多用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以英雄主义的调子,急骤的旋律和钢铁般的语言,呈现出刚健雄浑的诗风。
     左翼诗歌由于突出斗争意识,所以容易被先入为主地想象为缺乏艺术性,殷夫的诗毫无疑问具有粗豪的革命气质,但是同时也十分注意剪裁意象、锤炼语言,兼有象征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艺术风格。对此,鲁迅在给殷夫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序中赞赏殷夫的诗:"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其实殷夫的成就已经超出了鲁迅的评价,他的诗作宏伟而不虚泛,先锋却不 造作,既具有都市气息的明快节奏,又保持了平民色彩的淳朴清新,这些都给以后的左翼诗歌留下了值得认真回味的启迪。

二、中国诗歌会蒲风等人的诗歌创作

殷夫牺牲后,代表左翼诗歌发展方向的是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
  1中国诗歌会:是在左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革命诗歌社团。1932 9月成立于上海,由穆木天、杨骚、任钧、卢森堡、蒲风等人发起,并在1933 3月,正式出版了机关刊物《新诗歌》(193412月停刊)。该会以"推进新诗歌运动,致力中国民族解放,保障诗歌权利"为宗旨,在左联理论纲领的领导下,针对"新月派""现代派"诗歌的倾向,提倡"大众歌调",坚持现实主义方向,探索诗歌大众化途径的主张。19374月宣告解体。

2蒲风(1911-1942)
    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了大量体现他们的诗学追求的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而以蒲风成就最为突出。
    蒲风,原名黄日华,广东梅县人,是中国诗歌会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和代表诗人。他的诗继承了郭沫若的狂热、蒋光慈的激昂和殷夫的勇猛,并把这些用更加通俗化的语言加以呈现,风格刚健质朴。代表作主要有诗集《茫茫夜》《钢铁的歌唱》《抗战三部曲》以及优秀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
    蒲风诗歌的表现主题主要有两个:
     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茫茫夜》
    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我迎着狂风和暴雨》
    《茫茫夜》,用澎湃如潮的激情,自由的形式,音韵自然的诗句,描绘了被压迫被剥削农民的痛苦和他们的斗争情绪,以及时代变动后的农村新的姿态,体现了诗人所提倡的"新现实主义"的追求。这首诗被蒲风自称为"农村三部曲",写的是一个出身贫苦,但反抗意识尚未觉醒的母亲,对投奔"穷人军"的儿子的呼唤和思念,采用了戏剧化手法,写出了中国农村的"暗夜风声""晓鸡啼音",全诗的调子从委婉凄恻最后转为雄浑激越,象征了广大贫苦农民反抗意识觉醒的过程。
    《我迎着狂风和暴雨》,则发出了抗日救国的怒吼声:我不问被残杀了多少东北同胞,/我要问热血的中国男儿还有多少。 中国诗歌会在北平、广州、青岛、厦门及日本东京等地都设有分会,作为一 种大规模的创作趋向,中国诗歌会对于抗战之后诗歌大众化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先驱的作用。左翼诗歌至此不但初步完成了从先锋到大众的过渡,而且以它的坚定不屈的姿态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艺术局限是:没有能摆脱早期革命诗歌的抽象呐喊和战叫的毛病,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把握,空洞、呆板,缺少强烈的、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臧克家、田间等新诗人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一、"泥土诗人"臧克家(19052003)的诗歌创作

臧克家,山东诸城人。他最初登上诗坛时,曾受到过闻一多的直接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也带有明显的新月派风格。成名作《难民》就有闻一多写关于农村题材的作品《荒村》的影子,但在闻一多那里,乡土题材只是偶一为之,而臧克家成长于乡村的经历却最终带给他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的诗歌写作风格。尽管他并不直接表现工农革命斗争,但对下层人民却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在坚持现实主义这一点上,他和中国诗歌会的诗人确实有相通的地方。从1932年开始写诗,到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问世,臧克家始终坚持自己的贴近泥土的创作原则,被誉为"泥土诗人"
    朱自清指出:中国现代诗歌从臧克家起,"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这取决于诗人和农村血肉般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底层人民艰难困苦的关注和同情。
    1933年,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立刻引起文坛注目,茅盾甚至断言: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臧克家之后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他的《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都是有名的诗篇。

1、思想内容上:反映农村凋敝残破的景象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境遇,为苦闷、彷徨的中国青年提供的另一种人生态度,即"坚忍主义"
    诗集把主要目光注向于下层劳动者、弱小者,如《老哥哥》、《贩鱼郎》、《炭鬼》、《补破烂的女人》、《捡煤球的姑娘》、《洋车夫》、《两个小车夫》、《当炉女》等,对他们的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其中,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诗篇,占有重要地位,如《农家的夜晚》、《难民》、《老马》等。作品描绘了农村水旱灾荒、经济破产、农民离乡背井、凄凉阴森的景象。
    诗歌提供了一种人生态度,即"坚忍主义"。这是不同于新月派、现代派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的别一种态度。主张:严肃地正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苦难,带着倔强的精神、沉着而有锋棱地去迎接磨难。
    "它是你的对手,运尽气力去与它苦斗,苦死了也不抱怨"。无论是"什么都由我承当"的当炉女(《当炉女》),还是"雨从他笔尖上大起来了"的洋车夫(《洋车夫》)"到处漂泊到处是家"的渔翁(《渔翁》);《老马》中那匹"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的老马,都是这种坚忍主义的真实写照。而这种坚忍主义来自于作家从自己的生活历程中真切地压榨出来的经验和感受,有着泥土般质朴而逼真的气息。
    由这种坚忍主义形成了臧克家的"不肯粉饰现实,也不肯逃避现实"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没有一首"不具有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他的目光始终向下注视着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
    代表作《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坚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诗作以农民的被残酷压迫剥削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凝结为驾辕的老马形象,以马喻人,最为贴切,老马为日常生活常见,如牛马般生活也为人所常道,诗人以之象征旧中国农民,遂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形象地展示了老马(旧中国农民),在国内外反动派剥削压迫下苦不堪言的悲惨处境,并揭示了它坚韧的性格特征。"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结句深邃有力,具有丰富的内涵。这是旧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的形象写照。《老马》以及其他许多抒写农民的诗篇,使他获得了"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

二、"时代的鼓手"田间(1916-1985)的诗歌创作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无为县人。1916年生,1933年自故乡去上海,之后加入左联。抗战前出版的诗集有《末明集》、《中国牧歌》和《中国农村的故事》等。1937年春他东渡日本,"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回到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并发表了不少诗作,这是其创作高峰时期。之后到延安,致力于街头诗运动,1946年发表了著名叙事长诗《赶车传》,成为其创作过程中新的里程碑。
    田间的早期作品受到了左翼文学文风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大多表现工人、农民和兵士悲苦的命运。笔端常露出同情,它们给人的另一印象是,作品的视野里有一种热烈的"中国情结",如表现东北大地所经历的侵略战争时,诗句显得十分激切:"射击吧,东北的民众呵"(《松花江》)"在中国,养育吧,斗争的火焰"(《走向中国田野的歌》),后来它们成为田间创作一贯的特色。
    早期作品的特色:朴实硬朗,语言比较大众化,关注现实,往往以敏锐的直觉和简单跃动的诗行来展现狂风暴雨的时代风貌。但总体上看艺术尚不成熟。他的诗真正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并在诗坛上产生影响,是在抗战初期所写的《给战斗者》之后。这些我们以后再讲。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第十三章 30年代诗歌创作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