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农村老年人自杀原因与对策分析

农村老年人自杀原因与对策分析

时间:2018-09-29    下载该word文档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视窗 201112
农村老年人自杀原因与对策分析
曹文博
(长春工业大学,长春,130012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自杀现象也越来越多,农村老年人自杀率更是居高不下,这种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必然要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老年人自杀的多方面分析,发现经济、心理、家庭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是导致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罪魁祸首,要预防农村老年人自杀就要着手提高老年人经济条件、心理素质,缓和家庭气氛、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援的力度。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自杀 原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2024802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国内关于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农村老年人的住房状况、医疗状况、养老状况上。从地域上说,目前一些大中城市,如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建立了一些自杀预防机构并开展相应的自杀预防工作,但农村地区的自杀研究相对较少;从研究人群来说,针对青少年、大学生、妇女、精神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自杀研究较多见,针对老年人群的自杀研究不多。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安老”等问题事关重大,不仅能反映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承受力,而且还密切联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研究农村老年人自杀问题是为了探究老年人自杀的原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对策,也有利于探求农村养老的最佳方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自杀的界定
Hipple Cimbolic1979年提出,自杀行为是指一个人有清楚意图要以某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非意外事件),而该行为成功的达到目的。在社会学研究中自杀不仅被当作一种个人行为,更将它放置于整个社会之中,把一个特定社会在一段特定时间里所发生的自杀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
(二)农村老年人的界定
国际上,老年人界定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在1956联合国推荐的65岁,另一个是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推荐的60岁。前者一般被发达国家所采纳,后者则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接受。因此本文中将“农村老年人”界定为“农村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
(三)相关理论
迪尔凯姆将自杀划分为四种类型: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利己型自杀是由低度的社会整合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主义膨胀造成的;利他型自杀是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它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失范型自杀是由社会规范缺乏,人们的行为没有得到适当的规范造成的;宿命型自杀是由于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4]
三、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及自杀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 1、绝大多数的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到19996月,农村97.6%的老年人靠家庭赡养。靠集体供养,退休金生活,及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仅占2.34%家庭养老方式占了70%家庭养老的形式又分为合住和轮住两种方式[1]
2、还有很多农村家庭处于“分而不离”的状态。 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分户居住,由子女提供老年人的设 248供货料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查,这种供养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老人有养老能力,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养活自己,子女助耕助产;另一种是老人没有劳动能力,把责任田交给子女耕种,子女把口粮和一部分现金交给老人。
3、一部分老年人属于自给自足的养老方式。多数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自给能力较强,可以依靠自己的劳动养老。而主要的养老资源,则是土地。这种情况下,除非老年人身体完全衰老或者有严重的疾病缠身,不然,他们要参加几乎全部的生产劳动,只有当身体上的原因确实不能继续参加劳动,才会有家庭养老之说。
调查中发现,尽管大部分的老人生活自理自给的能力较强。但是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低,经济供养水平极低,多数自给老年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主要还是是经济困难。
(二)农村老年人自杀的原因分析 1、经济方面的原因。
根据中国老龄协会2000年进行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显示,农村享受退休金的老年人只5.5%,有乡镇补贴的仅为0.4%,绝大部分老年人靠家庭养老[2]当农村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时,基本上没有积蓄,这时就要完全或部分依赖子女,一旦生病或子女不孝顺,基本生活就成问题了。在子女不赡养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基本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2、精神方面的原因。
老年人精神方面支持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关系紧张、家族影响力的衰减、老年丧偶、社会和家庭地位下降引起的。自杀老年人多不与子女同住,两代人分居现象普遍,老年人在资源上面临诸多“丧失”。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应是老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现在由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带来传统家族观念的日益淡化。丧偶后心理上孤单、痛苦,相应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农村娱乐条件的缺乏,家庭养老保证不了老年人的娱乐休闲生活。农村老年人自杀之所以远高于城市老年人,也与农村娱乐休闲条件的严重缺乏有关。心理上衰老感,无用感增加。
3、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
身体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躯体疾病在老年人自杀上所引起的影响超过年轻人,年轻人因躯体疾病自杀的占10%,老年人为此轻生的则占35% [6] 。在一项关于湖北麻城268例农村老年人自杀分析中,32例是因为躯体疾病的折磨而导致自杀行为的出现。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由于这些消耗着体力的慢性疾病的长期折磨以及因病痛带来的经济困难、子女的厌烦,都会使老人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造成轻生。
4、社会方面的原因。 1农业生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户外、繁忙、劳累”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年轻人对老年人照料的程度。子女白天大部分时间用于从事农业劳动,并且都是户外的劳动,有的家庭分得的土地较远,年轻人必须到很远的田地进行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视窗 201112劳动,农忙时有的子女甚至不能回家做饭,三顿饭都要家人送。再加上从事的体力劳动量较大,回到家里都筋疲力尽,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和老人说话,谈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身心健康。
2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家庭养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功能日益衰减,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超过1.2亿,其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而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流动人口为1.47亿,较2000年增幅为2.05%其中跨省流动为4779万人,增幅达到12.66%[3]。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年回来一次或者几年都不回来,和老年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造成对父母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减少。
3)家族影响力的衰减使家庭养老的质量保证下降。在传统农村社会中,老年人的权威不仅是由于他们在经济生产中的经验作用,更有着传统思想和家族势力的保证。在以往,一个家庭如果出现老年人自杀事件,那么作为子女不仅面临着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更会直接受到家族严厉的指责,甚至“制裁”(如孤立、从家族中开除等)
四、预防农村老年人自杀的对策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家庭有能力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条件。在农村,这一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只能基本满足温饱方面的需要,而在“住”的方面则多是“单住在一间小屋”这十分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易导致孤独、悲观情绪的滋生和积累。而至于“用”的方面,家庭提供的支持几乎很少。而这主要是由于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家庭的经济承受力低下,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加强对老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的照顾 1加强对老年人尤其是久病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在农村由于繁忙的农业生产、过重的家庭负担等因素,使得日常家庭生活的重心及精力总是集中在青年和幼年这两代人身上,老年人很容易被忽略,严重缺乏与后代的交流沟通。因此,家庭要利用生产生活的空闲时间,多与老年人交流谈心、聊天,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而政府应加快农村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各个农村社区一是要积极利用农闲机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广大的农村老年人从家庭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并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快乐和情感支持。二是要在社区中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为那些患有心理障碍或遭受家庭不幸的老年人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特别是提供一个倾诉的场所,使他们的痛苦可以排解出来。
2、老年人本身要做好心理上的及时转变和调适。 社会撤离理论尽管存在不少争议,但结合农村实际,农村老年人及时做好心理上的转变和调适,主动接受自身新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对自身幸福和家庭和睦都是有好处的,最重要的是能有效的防止自杀现象[5]。我们可以用模仿理论来解释农村老年人自杀为何会引起越来越多的自杀发生,农村老年人自杀应属于惯例模仿类型,即同类人之间的相互模仿。老年人要调适心理,避免其他老年人自杀对自己的影响。
3、加快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当今我国正在遭遇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尚不发达的养老困境。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一种重要补充,能够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是走出这种养老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加快和完善社区建设,增加社区养老 249服务,如老年长期照料护理服务、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及老年人心理咨询服务等,对预防老年人尤其是患病老年人的自杀、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
对于生活方式不一样,老人的生活习惯一旦成为定式就很难改正过来,老人也要放宽心胸,承认这些差距,不要带着情绪,而是把缩短这种差距当做对自己的再发展去努力适应。老年人多和子女要多沟通,沟通中子女需要更多的耐心,因为老年人由于身体的自然老化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以前要差。另外改变传统的只有儿子才能养老的观点,使女儿和儿子共同承担养老的责任。
(四)加强社会对老年人的支援力度 1加大孝道的宣传倡导力度。政府应当加强舆论宣传,特别是搞好对中青年农民的宣传教育,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在农村形成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社会风气。同时,做好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当前老年人受侵害的来源主要是家庭纠纷、赡养纠纷、经济纠纷和房屋产权纠纷。对于这些老年人应有的权益应确实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和支持。
2、积极探索农村养老的新模式,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道路。
首先,家庭成员应当充分认识和接受农村家庭养老的局限和不足,及时转变传统观念,积极配合政府推行其它养老模式,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良好结合的养老道路。其次,家庭养老传统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集体养老水平的低下,政府部门应加快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尽早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养老体系,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后顾之忧。
3、建立和完善老年法的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广大农村进行大量的普法教育和宣传,把家庭养老纳入乡规民约,让村民认识到养老不是家务事,而是应尽的义务。不仅年轻人要接受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老年人懂得获得养老是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要加大法律干预养老的活动,如通过子女与老人签订养老协议的形式,把子女对老人应尽的经济供养乃至生活扶助和精神慰藉的义务明确规定下来并通过司法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从而克服子女间扯皮甚至相互推诿的现象。
4、兴建适当的文化生活设施。有条件的农村应从集体经济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来建立老年文化设施。对落后地区应实行送文化下乡的办法,将一些新人新事新变化通过演出的形式送到农村,使一些从未走出过家门的老年人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
参考文献:
[1] 陈茜,郭菊红,廖再波.老年患者自杀的危机管理的探讨[J] .华西医学,200415121-24
[2] 薛海波.老年人的抑郁症及自杀的防治[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0412427-34
[3] 王燕琚.人口老龄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理论与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5142122-124. [4]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5] 吴江霖,戴健林.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农村老年人自杀原因与对策分析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