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陶渊明故事

陶渊明故事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陶渊明的故事
公元2658月,司马炎继父亲司马昭任晋王、魏相国。同年朝称帝,改魏为晋,这就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
12月,司马炎逼魏帝曹奂让位,自己临
司马炎即位后,消灭了南方的吴政权,统一了全国。用强制兼鼓励的方式使农民努力耕作,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统治后期,司马炎自满享乐,奢靡之风泛滥。晚年错立太子司马衷。司马衷缺心眼,他称帝后曾闹过两个笑话。一个是他听到华林园里的蛤蟆叫,居然问左右蛤蟆叫是为官还是为私。另一则是天下饥荒百姓多有饿死时,他却糊涂地问:百姓为什么不喝肉粥”。司马炎晚年还广封宗室希望以此求
得晋王朝的长治久安。事与愿违,客观上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很快使国家陷入战乱状态。
西晋的历史从公元265年至公元316年。
东晋的历史从公元317年至公元420年。
公元420年刘裕逼晋恭帝退位,自己临朝称帝,建立南北朝时期的宋朝,或称刘宋王朝。
刘宋王朝统治59年,即公元420年至公元479年。
陶渊明主要时间生活在东晋,晚年生活在刘宋王朝。他一生生活在战乱的更朝换代的年代。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王朝后,他更名陶潜。他自认为自己是晋朝的臣民,随着东晋的灭亡,陶渊明也不存在了。
陶渊明死于公元427年,证据是很确凿的。但他的生年有七八种说法,有的说陶渊明活了五十几岁,有的说他活了六十几岁,本文按李蒙先生的《陶渊明》传记的说法,认定陶渊明活了352年,卒于公元427年。他在东晋生活了69年,在刘宋王朝生活了
7年。
76岁,即出生于公元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大司马,长沙公,他一生的主要功绩,是在平定王敦、苏峻两次叛乱中,战功显赫,以他为盟首,平定了战乱,保住了东晋的半壁江山,他对东晋王朝忠心耿耿。
魏晋时代的门伐制度非常森严,父爵子袭,代代相传。出身低贱的人很难当上大官。而陶侃就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平民,完全是靠他人格的魅力,靠他的武功,英勇善战,身先士卒,为国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晋书》上有一段文字非此母不生此子”,记载陶侃少年丧父,靠母亲湛氏纺纱织布,供陶侃读书交友。陶侃年轻的时候,做了浔阳县吏,曾监管捕鱼用的堤坝设施。陶侃把一坛子鲊鱼送给母亲。鱼的坛子封好,还给陶侃写了一封信,责怪他说:你身为县吏,将公家的东西送给我,反而增加了我的忧愁”。
湛氏把装
不但不能使我受益,
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陶侃为官,勤政清廉,在他管辖的区域里,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陶侃一生执掌兵权41年,威信极高。他精力充沛,职权以内的大小事,无不亲自过问。信,都远近给他的书要亲自处理,因而没有一点闲工夫。东晋时的社会风气,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放浪形骸。地骂他们:陶侃气愤整天披头散发,只知道酗酒惹事,简直就跟畜生一样。陶侃官做大了后,也追求享乐。他娶了一房又
一房小老婆,传说有几十个。一共给他生下十七个儿子,还有十几个女儿。陶侃死后,他的长沙公爵位,传给了他一个儿子继承。陶侃的这些儿子,多半都做了大官,但经常窝里斗,相互残杀,整个家族很快就衰败了。
1


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是陶侃的第七个儿子,官至武昌太守。陶茂在家族中本来地位就低,他这一支衰落得更快,等到陶渊明父亲一代,家道就很贫寒了。
陶渊明8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连名字都没留下,对陶渊明没有什么影响。
陶渊明的外祖父叫孟嘉,是当时的儒官,社会名士,对陶渊明的影响很大。
孟嘉是陶侃的女婿,娶了陶侃的第十个女儿。而孟嘉的第四个女儿又嫁给陶茂的儿作妻子,生了陶渊明。两家是姑舅连亲。即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渊明父亲的亲姑姑;陶渊明的祖父是陶渊明母亲的亲娘舅。
按现在的婚姻法规定,这属于近亲结婚,是不允许的。
孟嘉有修养,有肚量,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得到同辈人的尊敬。
孟嘉后来曾升任为荆州长史。在衙门中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说话办事很随和,他的公正、谦让、学识,深得下士信服。孟嘉也爱读书,读书如果有了心得,内心喜悦,就驾车到龙山,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直到天色昏暗才痛饮而归。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他描写的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变欣然忘食”。这一点,很像他的外祖父。
孟嘉一生非常喜欢喝酒,即使喝过了量也不会失态,而是借着酒兴抒发情怀,旁若无人。有一次他的上级桓温问他:“酒有什么好,你那么嗜好?”孟嘉回答说:“明公还没有得到酒中的真趣”。
陶渊明的恋酒,看来是继承了孟嘉的基因。
孟嘉见小时侯的陶渊明长得聪明伶俐,悟性很高,对他寄以厚望。可惜孟嘉51岁就病逝家中,当时陶渊明只有十二、三岁。孟嘉留给陶渊明的遗物,就是那几部儒家的经书,陶渊明每到闲暇的时候,就拿起来攻读,对他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游学和初仕
陶渊明从小就注重锻炼身体,每天闻鸡起舞,练就一身好工夫,剑术尤佳。
陶渊明家所在的村子叫上京里,他家的房舍庭院,取名“园田居”。陶渊明自幼随母亲住在园田居,青少年时候的陶渊明,一边务农,一边学习。田里有活就干活,没活就刻苦读书。
公元371年,陶渊明19岁,他的叔父陶夔给陶渊明一笔钱,叫他到京城里去游学求官,见见世面。陶夔当时是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他经常关照陶家的孤儿寡母,这样才对得起去世的哥哥。
东晋的京城在建康,即现在的南京。陶渊明游学京城,确实增长了见识,看到朝廷的无能,社会的黑暗。当权的大司马专横跋扈,为所欲为。他三次北伐大败而归,为了挽回面子,就打皇帝的主义。派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说当今的皇帝是阳痿,三个儿子是妃子和侍卫生的。就凭这样的谣言,桓温带兵进京,把皇帝司马奕废为海西公,三个皇子被人用马鞭勒死,挂在树上。被废为海西公的司马奕,与妃子又生了孩子,还得亲手掐死掩埋,以证明大司马桓温说自己阳痿是对的,才得以逃生。桓温还把反对他的人诬陷为谋反,满门抄勒。有时几百口人被绳索绑着,牵连在一起,一里多长,老老小小,一起押赴刑场斩首。陶渊明亲眼目睹了这悲烈的场面。

2


京城里的门第观念很重,只要是名门望族,年纪轻轻就可以做大官。做官的也不管事,天天纵酒豪饮,放荡形骸,醉生梦死。
陶渊明到了京城,也看到当时颓废的饮酒风气。仕大夫阶层和社会名流,对黑暗的统治不满,只好借酒发泄,自我消耗。他们聚众豪饮,把门一关,脱光衣服,赤身裸体,披头散发,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擎着酒杯,狂喝滥饮,高谈阔论。去晚了的人从狗洞往里爬。不讲君臣礼仪,不讲父子纲常,随便与歌妓调笑,荒淫之状,不堪言表。自幼熟读儒家经书的陶渊明,非常看不惯,难找知己。
京城里的人把陶渊明看成乡巴老,他到处受歧视,看白眼。所以他在京城住段时间,就到浙江和苏北等地去游学。陶渊明游学三年,回到上京里村园田居。他成熟了,眼睛更亮了。陶渊明把这段游学经历,后来写成拟古九首》中的一首诗:
少时壮且历,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微,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这首诗写的通俗、生动、深刻,死人也叫他写活了。陶渊明回到园田居,过了三年亦耕亦读的生活,公元376年,他移居浔阳县城,当了教书先生。教了几年书后,陶渊明的文学天才显露出来,他的成名作《闲情赋》,被友人传抄开来,写的是他游学时对一个女子初恋之情。
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看了陶渊明的《闲情赋》后,非常欣赏,决定聘任陶渊明为别驾祭酒。王凝之是东晋著名书
在官衙里设道室,不分行道拜鬼。
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的字写得很好,受家父遗传的影响。王凝之只当
官,不管事,主张“无为一心痴迷炼丹念咒,修炼而治”。一心痴迷炼丹念咒,修炼“五斗米道”。不仅在家里修炼,还
黑在道室里炼丹念咒,
公元380年,29岁的陶渊明被人引见来到王凝之的道室。王凝之对陶渊明说:你就换上赋》,老朽很是钦佩,了”。
官服,明天你就可以理政了。做官其实并不难,只要懂得
看了你写的那篇《闲
‘无为而治'就行
陶渊明担任的别驾祭酒,要管一个州的武器督造,地方治安,钱粮储调,户口田赋,农田水利,军服供应等等。他什么都要管,又什么都管不了。就说户口田赋吧,当时的赋税是按人头收的,由于连年战争,人口锐减。豪门望族,隐瞒人口不报,陶渊明带人下去查户口,处处碰钉子,什么也查不清。王凝之天天修炼,拜神拜鬼无意过问。陶渊明读的儒家书,知道忠君报国大济苍生的道理,现实使他非常失望。
有一天,陶渊明看见府衙院里堆满木头,一打听,知道是王凝之挪用加固长江堤坝的款,要在刺史府里修建一座道观。陶渊明一听急眼了,马上跑到王凝之的道室,打断他的修炼说:
动用加固长江堤防的钱粮,修建道观,是万万使不得的!一旦汛期发洪水,就会生灵涂炭啊!
王凝之翻起眼皮瞪他一眼说:“老夫夜观天相,今年是旱年,长江不会发水。我还准备把修建道观的事情交给你去做”。
陶渊明一听,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告退了王凝之,回到住处,摘掉官帽,脱下官服,卷起行李就回家了。
3


陶渊明回家后,又当起了教书先生。
这一年真是天旱,江州老百姓逃过一劫。过了几个月,王凝之又派人来请陶渊明去当主簿,官比祭酒还大,陶渊明死活不去。
四、婚姻与《拟挽歌辞三首》
陶渊明一生结过三次婚,前两个妻子年纪轻轻早逝,第三个妻子翟氏,比他小一轮,陪伴他到终生。陶渊明的婚姻是不幸的,两次经受中年丧妻的打击;陶渊明的婚姻也是幸福的,他的三个妻子都很贤惠,感情很深。
公元376年,陶渊明25岁结婚成家。婚后离开园田居,移居到浔阳县城,先是教书,然后到江州刺史王凝之手下任别驾祭酒,不辞而归。陶渊明回到家里,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母亲和贤妻怕他在官场分心,想瞒一段时间。
古人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陶渊明到了而立之年要当爸爸了,自然很高兴。谁知妻子临盆难产,肚里的孩子只是伸出一条腿,当时的条件,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大人孩子送了命。给妻子办完丧事,陶渊明万念俱灰。
公元385年,34岁的陶渊明又做了新郎官。结婚第二年大儿子阿舒出生了,新生儿给陶家带来极大的欢乐。又过二年,二儿子阿宣出生。阿宣刚会跑,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取名阿雍和阿端。陶渊明深爱他的几个宝贝儿子,特别是那对双胞胎。他夜晚读书的时候,也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蹑手蹑脚走到床边,在微弱的灯光映照下,端详这双宝宝的小脸,像两块透红的美玉,长得一模一样。他怀着一种特别的幸福,钻进妻子的被窝里。
公元392年,陶渊明的第二任妻子得了痨病,大口吐血,又离开人间。陶渊明很痛心,知道妻子是为了家庭操劳过度累死的。在六年的时间里生了四个孩子,忙活一家老少七口人的生计。
妻子去世后,家庭的重担落到陶渊明母亲肩上。每天教书回来,看到四个不懂事的孩子乱成一团。这四个孩子就够母亲看的,谁来操持家务?家里没个主妇实在不行。
孟老夫人和叔叔陶夔商量,又给陶渊明提了一门亲事,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娶进门。
陶渊明的第三个夫人姓翟,翟夫人比陶渊明小一属,又贤惠又能干。首先对婆婆侍奉的很好,婆媳关系融洽。对陶渊明前妻留下的四个孩子尽心尽力抚养。经过她的一番整治,这个家庭又井井有条,其乐融融。陶渊明只管教书就行了,回家读书写字的时候,孩子也不围着吵闹了。翟夫人有付好身板,农田里的活也很能干。每到农忙时,插秧或是收割,她都跟着陶渊明一起干,干得比陶渊明都利落。
结婚两年,翟氏为陶渊明生了个小儿子,乳名阿通。由于翟夫人能吃苦耐劳,陶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田里的庄稼年年丰收,粮食吃不了,每年都要酿些酒喝。每当新酒酿成,翟夫人先端一大碗给陶渊明。只要家里有酒,翟夫人每顿饭都为陶渊明备酒。陶渊明觉得饮酒是件很舒服的事,小饮小舒服,大饮大舒服,饮多了就醉过去了。

4


陶渊明在家闲居的时候,逗逗孩子,自饮自酌,把名利之心忘到九霄云外。当然,他也有消沉的时候。有时候感觉自己已经老了,有时想到死。特别是他的两个夫人,年纪轻轻,相继去世,对他打击很大。东晋的时候,人的平均寿命不到50岁,多少王公贵族,三四十岁就完命了。陶渊明已经45岁了,他想到自己不定那一天就会倒下。陶渊明不信命,他觉得生死都是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这一年,他为自己写下了《自挽歌辞三首》。第一首是: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的诗明白如话,造句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似枯而实腴,自然而有妙趣。
在东晋的时候,能像陶渊明这样把生死看得很透,能提出像有些人炼丹念咒,幻想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有生必有死”这样的命题,是很可贵的。不
陶渊明意识到,人死后一了百了,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是非功过,荣辱得失,谁能评说!不如在世的时候多喝几杯酒。西晋时张翰曾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陶渊明似有同感,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虽近诙谐,也是肺腑之言。《似挽歌辞三首》中的第二首是: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这首诗写的是人死后从入殓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紧接上篇,活着的时候,想喝酒杯常空。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摆满。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亲人扶着棺柩哭,我口无音,眼无光。一旦出门去,葬在荒郊野外,长眠地下,暗无天日,与这个世界永别了。
似挽歌辞三首》第三首是: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马为仰

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天鸣,风为自萧条。
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
5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陶渊明故事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