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时间:2020-06-17 05:43:16    下载该word文档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课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 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 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 1839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 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 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 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 1840-1842 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 割香港岛给英国;

2 赔款 2100 万元;

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1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1856-1860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第三课收复 x 疆】

1.左宗棠收复 x 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 x 疆军务。 1876 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 的x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手里收回伊犁。为加 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 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2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 1895

②地点:日本马关

3 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4 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5 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 1900

2.目的:为 *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3.经过: 1900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 8 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列 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

4.结果: 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 *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辛丑条约》

1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赔款最 多的一次),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 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政府拆毁 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列强通过发动战争, *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不断扩大侵略特权, 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 中国的工具。

【★第六课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

3.代表人物: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 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 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1 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 局等);

2 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 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

3 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4 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 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 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 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 1898 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 、成立强学会(维新派 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 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 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二是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 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改良道 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八课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 义发展迅速

2.时间: 1911 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 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 1894年成立兴中会; 1905 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 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 年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 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 2000 多年的封 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 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 国是行不通的。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 1915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6.对象:封建 * 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 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十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 * 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 19195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工人( 6 月初)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 * ”、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 对德“和约”上签字……

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 * 释放被捕学生、罢 免曹汝霖等卖 * 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 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 19217

2)地点:上海

3)标志:中国 * 的诞生

4)主要内容: 通过了党的纲领, 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 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 工人运动。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 (中共诞生) 的意义: 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开天辟 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 *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十一课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 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为建立国民革 命军奠定了基础。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处主任。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 1926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 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 在江西消灭了孙 传芳的主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 * 长江流域, 1927年初,国民政 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大肆** 人和国民党左派。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4 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 * 人民革命运动。

【★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 192781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创建人民军队 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秋收起义

1)时间: 19279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 *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 * 带领起义队 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中 国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 1928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 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 *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建立中国工 农红军第四军, 由朱德任军长, *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 坚强的队伍。

【★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的原因: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根本原因:党内的左倾错误

2.时间: 193410月— 193610

2.开始的标志: 1934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 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3.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遵义会议( 19351月)

1)主要内容: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 *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 *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意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 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十四课难忘九一八】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 炮轰沈阳。 由于东北 军执行不抵抗政策, 东北三省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 (是日本局 部侵华的开始)

2.九一八后,中国的反应:

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 组织抗日义勇军, 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中国人民的局 部抗战开始。

3.西安事变( 19361212日)

1)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

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全民族的利益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十五课“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

1.七七事变

19377 7日,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 (日本全面侵 华开始),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 战争从此爆发。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

2.南京*

八一三事变后, 1937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 *,在 六周时间内, * 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国民政府 *迁往重庆,作为 战时的陪都。

【★第十七课内战烽火( 1946---1949 年)】

1.重庆谈判:( 19458 月)

1)蒋介石电邀 * 到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 ①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②为了欺骗人民,

2*去重庆的目的:

①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重庆谈判的成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6 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 进攻。

【★第十八课战略大决战( 19489月到 19491月)】 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辽沈战役

1)时间: 19489月—11

2)指挥者:林彪、罗荣桓

3)参战部队:东北解放军

4)重要城市:锦州、沈阳

5)意义:解放东北全境。

3.淮海战役

1)时间: 194811月— 19491

2)指挥者:刘伯承、陈毅、 *、粟裕、谭震林等

3)参战军队: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4)中心:徐州

5)意义: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规模、 战果最丰)

4.平津战役

1)时间: 194811月— 19491月 (2)参战军队: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3)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为民族的功臣)

4)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5.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的胜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 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 胜利。

6.渡江战役

1)时间: 19494

2)南京解放: 19494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 绐中国 22 年( 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国民党残余退往台湾, 形成台湾与祖国大陆至今分离的局面)

【★第十九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五个阶段:

A.从洋务运动开始,出现了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的 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B.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各种 实业团体纷纷出现。

C.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

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 时代”。

D. —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 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E.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2 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原因: 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

3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A. 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

B. 发展不平衡(不平衡的表现如下)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 达,广大内地非常薄弱。

【★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科技改变生活

1)轮船、火车的传入:

19 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 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也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淞沪铁路是中国第一 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2)电报、照相、电影的传入:

19世纪 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近代以来,照相和电

影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第二十一、二十二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近代科学家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 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确保行车安全,他设计出“人”字形路 轨。

2.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1)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家——魏源 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 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他编成的《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 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师夷长 技以制夷”。

2)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主张效法西方, 推行维新改革。 他翻译的 《天演论》,阐述了“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在当时 的中国,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 力。

3.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维新变法运动中,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学府,也 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1912 年改为北京大学, 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4.科举制的废除

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于隋炀帝时期)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