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台湾问题教案1

台湾问题教案1

时间:2011-10-11 04:24:42    下载该word文档

台湾问题

一、导入新课

播放于右任先生《望大陆》录音。请学生思考、讨论台湾民众有浓郁思乡情结的原因,请学生谈谈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同中国的东北和澎湖列岛一起归还中国,无论从法理和事实上都是毫无疑义的,也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为什么这个又成为问题了呢?这就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共两党的内战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的干涉。
1.台湾问题与国共内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是导致台湾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这其中,国共两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遗憾的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在大陆战场节节失败、被逼下野的夹缝中,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退之所。他接受历史地理学家张其昀的建议,苦心经营台湾,欲把台湾作为自己的喘息之地,作为将来自己反攻大陆的跳板。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台湾与大陆之间在经历了1945年至1949年的短暂统一后再次被人为阻隔。虽然其后在五六十年代,国共两党也曾一度秘密接触、谈判,达成了一些协议,准备实现两党第三次合作,和平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情况,国家统一的目标并没有达到。
2.台湾问题与美国因素
冷战时期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峙、冲突是造成台湾问题的外部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势力的干涉、介入则是台湾问题复杂化、长期化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态势下,美国政府基于它的所谓全球战略及维护本国利益的考虑,不遗余力地出钱、出枪、出人,支持国民党集团打内战。然而,美国政府最终并未达到它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06,朝鲜战争爆发,东西方两大阵营间的矛盾冲突公开化。此时,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也日益国际化,中国内部的统一问题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国际冲突。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政府一改此前对台湾地位的中国认定以及在台湾问题上对国共两党内战的不介入态度,公开宣扬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在其后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免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落入红色中国之手。19519月,美国策划与操纵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时,蓄意把中国政府排斥在外,又拒绝它当时承认为中国政府的台湾当局与会的要求;会上所

签订的对日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西沙群岛一切权利,而故意不明确将台湾归还中国。1953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美蒋于195412月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所谓保护之下。美国在19588月我炮击金门期间及其以后,加紧推行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美国政府还长期以各种借口承认台湾当局是中国的合法代表,并极力维持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政府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即开始与美国对话。至19702月,中美两国共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海峡地区紧张局势这个关键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及至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新中国的壮大,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两国关系逐步出现解冻的形势。1971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中美两国于197911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联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自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但遗憾的是,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经美国总统签署生效。这个与台湾关系法以美国国内立法的形式,作出了许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原则的规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美国政府根据这个,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
   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中美两国政府通过谈判,于1982817达成协议,发表了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简称·一七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并准备逐步减少对台湾的武器出售,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然而,一直以来,美国政府不但没有认真执行公报的规定,而且不断发生违反公报的行为。
   尽管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大幅改善,美国对台湾事务的干涉有所收敛。但就其本质而言,它依然将台湾视作一枚重要的战略棋子,准备随时使用以反制中国。在建交公报中,美国承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关系法,它又赋予台湾一切无国家之名却有国家之实的权力、地位,大耍两面派手法。所以在具体政策实施上,美国选择了一条以独制台”,“以台制中”,“以中制苏的连环计策略,让不同势力之间相互作用,自己却坐享其成、从中渔利。冷战结束后,美国将敌对的矛头对准了中国,台湾的战略地位迅速上升。为了维护其亚太霸权,实现它以台制华的战略目的,美国遂以保卫台湾民主为由,明扶暗助岛内分裂势力,加强与台湾的

军事技术交流,售台先进武器装备,承诺以武力保卫台湾安全,公开向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起挑战。目前,布什政府所做的也正是这些事情。因此,美国的干涉是台湾问题复杂化、国际化并长期难以解决的症结所在。
   由此可见,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美国政府是有责任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朝野许多有识之士和友好人士,曾经为促使中美之间在台湾问题上分歧的解决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上述三个联合公报就包含着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十分赞赏。然而也不能不看到,美国确也有人至今仍不愿看到中国的统一,制造种种藉口,施加种种影响,阻挠台湾问题的解决。
   中国政府相信,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是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共同愿望的。中美两国都应珍视来之不易的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三个联合公报。只要双方都能恪守三个公报的原则,相互尊重,以大局为重,历史遗留下来的台湾问题就不难得到解决,中美关系就一定能不断获得改善和发展。
3.台湾问题与日本因素
日本是台湾问题形成的最初原因所在。1895年甲午战争的结果是,台湾被日本割占,尽管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又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但日本并不甘心,其染指台湾的野心从来没有停止过,战后初期,日本在对华关系、台湾问题上紧紧跟随美国,大谈台湾归属未定论,谋划两个中国,干涉中国内政。在经济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打出重返台湾的旗号,加紧对台湾的经济渗透。在台独问题上,日本军国主义成为台独的始作俑者。19458月日本投降后,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即策动一些日军中的军国主义分子和汉奸分子,在台湾建立起台独组织。同时,驻台日本右翼军人发动台湾独立事件,即为台独活动的发端,但遭到失败。由于蒋介石在台湾采取镇压台独的措施,台独分子只能在海外从事活动。1951年、1956年,台独分子先后分别在日本、美国建立组织。至6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台独势力的大本营。
   上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建交后,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干涉有所收敛,基本遵守了中日联合声明和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精神,基本履行了日本政府对中国所做的承诺,把日台关系限定在经济、文化领域民间的非官方层面上。在此情况下,台独势力在日本的活动空间受挤,活动中心遂由日本转移到美国。
   由此可见,台湾之所以成为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蒋介石集团在内战中败退台湾,负隅顽抗,才有了台湾问题;二是美国利用朝鲜战争,出兵台湾海峡,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才有了台湾问题。至于日本因素,则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现实意义

1.台湾的资源,本身的资源及其周围附近的资源。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它的周围又有附属它的大大小小86个岛屿。因此,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可为中国带来数万倍的绿色国土”。在归中国管辖的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150万平方公里被外国提出主权要求而处于争议之中,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这些海洋国土的面积相当于上个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对于丧失的海洋领土,我们只能把它们画进地图、写入法律或外交部的声明中,却不能到那里去捕鱼、开采石油甚至航行。
2.台湾地理的战略地位
台湾的重要地缘意义体现在它扼西太平洋南北航线之要冲,既是亚欧大陆东

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进欧亚大陆的跳板与基地。异常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使台湾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太平洋海域地处亚洲与太平洋的结合部,南北长3000余海里,是亚洲与太平洋联系的"桥头堡"。海区外缘有世界上最长的岛链环绕,北端是日本列岛,中部为琉球群岛、台湾岛,南部是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其中,台湾居于西太航线的枢纽地位,扼守着整条航线的要冲。西太航线既是连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海上长廊,也是连接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和海上航运繁忙的航线之一。
西太航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东北亚-东南亚航线,航程约为1600-3200海里。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可经此航线向东南亚地区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战略物资;另一条是中东-关岛-日本航线,又称为"石油航线",是中东地区产油国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或巽他、龙目海峡至日本、关岛等地的航线。航程为5300-6800海里。该航线是日本运输石油的一条主要航线。日本进口原油的70%都经此航线。该航线也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一条主要石油补给线。
近年来,西太航线每年通过的舰船在8万艘以上,是日本、韩国到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地的必经之地,其中日本货运量的34都要通过该海域。因此,该海域平时影响到东亚各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战时将关系到国家的胜败和存亡。
3.台湾在国防上的战略意义。

  21世纪初中期中国将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的重大影响,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将更加广泛。在此情况下,中国海上贸易航线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将十分突出。那时,中国与欧洲、非洲、西亚、南亚等国家、地区的贸易,对于欧洲、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的海上战略通道的依赖性将大大增加。同时,中国的部分战略资源如石油、铁矿石等将从国外进口,并通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运达,利用全球资源的幅度也将大幅提高。这就要求中国海军拥有足够的威力覆盖经马六甲海峡通过印度洋南部的海上通道,确保战略资源不被截断。

  中国目前已经完成重大的军事战略转移,开始向追求海上强权方向发展,制海权和制空权为主的国防模式取代了以本土自卫为主的国防模式,“保卫领土领海”的消极防御已经让位于“保卫海洋权益”的积极防御。在外向性的安全视野中,这是中国试图成为一个海洋大国的命脉所系。

在我国周边的黄海、东海和南中国海有5000多个岛屿,中国与日本以及南部的海上邻国有着众多海权争议。日本占据着我国的钓鱼岛,企图分得我东海海底一半以上的资源;位于南中国海的我国南沙、中沙和西沙群岛的诸多岛屿,更是被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等二三流国家瓜分,要不是在岛礁上筑起的高架屋中有海军战士的常年守备,南沙早就没了中国的寸土之地。

 南中国海周边国家是日本传统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袭击美国珍珠港,真正的目的就是确保日军南下并占领该地区。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在逐步国际化,世界舞台则越来越小,这样南中国海的地位也就日益突出。这个世纪,中国和日本亚洲两大经济圈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南中国海无疑成为是中国和日本对外发展的制高点。过去一贯以对付前苏联潜艇为主要任务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南海,一再提出所谓保护“一千海里”运输线的新目标。最近日本集中力量开发大隅级两栖攻击舰,

并且提出制造航母的设想,都说明日本的战略目标在由北向南转变。以日本的经济技术实力,只要他们有这种意愿,实现这一目标只是很短的时间问题。很明显,精明的日本人明白,谁掌握了南中国海的制海权,谁就控制了整个东亚的经济命脉。

  由于台湾没有统一,中国的外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区全部被第一岛链遮蔽,没有可供军舰自由出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海军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更无法对日本、印度实施海上威慑。

  从海上军事装备上看,中日之间有著明显的差距,特别是水面舰艇力量。这种差距甚至比中日甲午战争时期还要明显。在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中国海军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如果中国能够尽快统一台湾,就能够先日本控制南中国海,从而处于十分有力的战略地位。因为与南海舰队争锋的日本海军不得不穿越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防区进入南中国海,势必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反之,如果台湾独立,南中国海就会被日本海军控制,也就意味著中国的三大舰队被牢牢地封锁在了第一岛链之内,成为十足的“黄水”舰队。一个只有“黄水”海军的国家,又怎能赢得别国对其海权的尊重,又有何资格侈谈成为世界强国或实施亚太战略甚至全球战略呢?

南中国海从全球战略上看还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通道,美国第七舰队拥有了关岛和塞班岛之后,从而掌握了整个太平洋。中国南海就成了太平洋边上硕果仅存的一个战略要地。掌握南海,向西中国给不断在印度洋扩张的印度海军划下了休止符,向东也拥有对试图穿越大洋的第七舰队要“买路钱”的资格。一句话,增加了中国在国际军事舞台上说话的份量。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军事实力必然同步增长,海军力量要北上南下,必须有一个各个条件都较好的军港,而台湾作为中国海疆上的一个关键要塞,是中国海上防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一环,是中国海军走出近海,迈向远洋的上上之地。从韩国到日本再到菲律宾群岛几千海里的大弧线,中国大陆一直是被亲美国家包围。前任美国驻华大使李洁明就曾说过,台湾是“中国瓶子的瓶塞”,中国一旦拔掉这个“瓶塞”,就会结束美国对中国周围海域的长期封锁。台湾何去何从,在战略上将产生重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如若出现国家分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不幸,而且会出现极为不利的海洋战略环境,就连中国沿海区域都会被台湾海峡所阻断。反之,不论和平或战争达成统一,都将会在海洋方向出现前所未有的有利海洋战略态势。台湾海峡将不再是两岸对峙前线,而将会成为中国人的海上“运河”;中国将冲出太平洋第一岛链的束缚,直面太平洋。这对于巩固中国海防,伸张中国海权,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和西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任,其意义将是极其深远的。

钓鱼岛不仅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军事战略价值。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列岛有着十分重要、但并不为人多知的军事价值。

众所周知,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在这一串岛屿的中段,我东海方向的正面,正好是琉球群岛和台湾岛,它们加上日本九洲岛使我东海海区与太平洋分隔。琉球国曾与我国有200年的历史渊缘和500年的藩属关系。后者是广泛存在于中国与周边邻国关系史上的一种特殊的国家形态,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琉球国一直向中国中央政府呈进贡品。但在1879年,一直企图实现海上南下扩张政策的日本实现了它对琉球的觊觎已久的吞并野心。琉球一失,我台、澎等岛的安全即显危象:完全暴露于日本南下扩张征途的正面。

终于,在甲午之战以后,台、澎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虽然二战之后日本将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并且无法突破战争罪责给其带来的种种限制。但时至今日,日本国内的一些右翼势力仍然叫嚷“台湾归属未定”。如果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全面复活,日本再次成为世界军事大国,台湾和我国大陆的东部必将首先受到威胁。这样,处在台湾东北120海里,介于琉球群岛和我大陆及台湾省之间的小小钓鱼岛,其潜在的军事价值必定会令世人瞠目。

  从国土防卫的角度上讲,岛屿是大陆的前沿,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琉球群岛距离我东部沿海一般仅300500海里。二战后,美国已将它建成美军西太平洋军事“岛屿锁链”的中心环节之一,战后美海军一直在冲绳中城湾基地驻扎着包括5个分队的太平洋舰队第一两栖大队。美国一直视这里为战争期间进攻远东地区的“桥头堡”,已经对我东部沿海地区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事实上,在今后钓鱼岛的军事价值将会日益突出。在战略意义上,该列岛可以为日本利用、作为日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哨基地;也可以成为我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便图谋霸占我钓鱼岛,如果日本的侵略企图得逞,它就象从日本国长出一个尖长的犄角一样那么难看,它深深插入中国腹腔,并划走大片海域。果真如此,钓鱼岛海域就成了日本进入台湾海峡,南下东南亚、南太平洋必经的战略之路,也是日本赖以生存的中东石油能源补给线上,最西南段的一点。在美日安保体制下迅速发展的日本军事力量得以据此向西扩张,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29]

  日本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其内陆的任何一个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这种不利的自然地形和相对短浅的防御纵深,使日本在战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海上与空中袭击,故日本基本上属于一个无纵深可资防守的国家,这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拼命向外扩张拓展生存空间的深层次原因(在二战后期有些日人甚至提议放弃本土,举国迁满洲)。

  如果日本控制了钓鱼岛,就可以将其防卫范围从东向西外推400余公里,以此日本军队可以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台湾省的军事防御实施舰、机的抵进侦察与监视、从而使我方的防御活动陷入被动。这将严重削弱台湾海峡军事功能的发挥,也将大大不利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安全,同时也会使我跨出第一岛链的未来海上发展受到更大的制约。另外,一些日本军事专家认为:钓鱼岛适合建立雷达阵地,也有条件建立导弹基地潜艇基地,而这毫无疑问是针对中国、并对我产生重大威胁的一种结局。可以说,日本方面正是认识到了上述军事价值,所以早在70年代就将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划入其警戒范围,并将钓鱼岛列入了日本的军事控制圈内。一旦日本在此建立军事基地或部署重型武器,则无异于在中国的家门口埋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不定时炸弹,绝对是中华民族的噩梦。

  日本对钓鱼岛的狂妄之言和无礼之举,正是出于对这不大的海上荒岛主权归属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垂涎。说穿了,日本与我争夺钓鱼列岛的所有权,不是为了几座荒岛而发。日本的眼光紧盯著的是钓鱼岛潜在的巨大经济和军事价值。夺取钓鱼岛是日本企图对我国东海海域海洋资源进行争夺的重要而关键步骤。同时,这几座岛屿的归属也直接影响著日本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甚至恢复军事大国地位的战略步伐。

一旦台湾和大陆完成统一,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会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因为钓鱼岛距离台湾很近,日本人如果打算派兵强占,不但要长途奔袭,而且把侧

后方暴露给东海舰队。腹背受敌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在钓鱼岛问题上难有很大作为。甚至可以大胆断言,如果海峡两岸完成统一,钓鱼岛则是指日可下。

可见,由于台湾的优越条件,使她具有攻防兼备的优点,其作用远不是数十、数百个珊瑚礁所能比拟的,也非“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所能概括的,而是发展“蓝色海洋文明”之生命线。

(四)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
以美国为首的一帮国家不断对中国进行围堵挑衅:东有日本韩国 时有领土纠纷 ;南有 越南 印尼 马来西亚菲律宾对南海诸岛侵占;西有印度这个当年被我们打败的对手磨拳霍霍,准备再次与中国的较量;北方有俄罗斯这个捉摸不定的大国。他们随时会联合起来对付中国,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而美国却恰恰看到并利用这一点,不断挑拨引诱他们与中国作对以及摩擦,无非就是希望逼中国放慢建设的脚步,打乱我们的步伐,让我们不能集中精力建设经济和国防。犹如当年对苏联一样。国内则还有台湾问题。事实无数次的证明,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就等于待宰的羔羊。当年清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国门,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再次重演!

(五)我国政府对待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

1979年的元旦,对于当时的两岸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半个月前,中国消除了解决台湾问题最主要的国际障碍。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仅隔几天,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奠定了大陆对台新政策出台的基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从1979年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良好的国内外氛围催生了《告台湾同胞书》。这是《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送给两岸同胞的新年大礼,短短1900字,融化了两岸30年的坚冰。
情真意切的《告台湾同胞书》
亲爱的台湾同胞们: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元旦。我们代表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向诸位同胞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贺。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时刻,我们更加想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情真意切的开头是起草者谭文瑞独具匠心的佳作。
这位时任《人民日报》国际新闻部副主任至今仍记得,中国社科院首任院长胡乔木委托他起草时特别嘱咐过:要以平易的而非教训人的语气娓娓道来;要半文半白,而不能用平常的社论语言。谭文瑞的理解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对方听得进
即便是谈到解决统一问题,字里行间亦是款款深情: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
细心的读者发现,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上,这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名义发出的《告台湾同胞书》的右上方,还有另一篇配文: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

炮击金门是那个年代两岸青年人的共同记忆。从1949年开始到1978年,大陆一心要解放台湾,台湾则是一心要反攻大陆。台湾女作家张典婉记得,当时在台湾,保密防谍、人人有责标语满天飞,演讲比赛最后都得加上


攻大陆口号的年代,大陆则是拿着毛泽东语录当圣经,相信台湾人都是吃香蕉皮长大的神话。
在文章末尾,《告台湾同胞书》期望两岸早日结束军事对峙,并首次提出三通的构想。30年后,三通成真,这是谭文瑞起草时完全都没有料到的。
一封款款深情的喊话信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是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副组长廖承志致蒋经国信中的一句话。1982724日,作为蒋经国昔日在苏联的同窗,廖承志用感性的文言文给他发去电报:经国吾弟: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试为贵党计,如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共图振兴中华之大业……盼弟善为抉择,未雨绸缪。寥廓海天,不归何待?……”
第二天,这封以个人私谊为联结点、浸透着浓浓民族感情的信件在《人民日报》发表,引起海内外极大震动。而一些新的对台政策已于上一年渐次展开。
1981年的国庆前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就台湾问题发表九条谈话,史称叶九条。叶不仅建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还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只是,叶九条发表后,两岸交流未见起色,台湾仍然坚持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两年后,邓小平进一步阐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大陆不派人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这是19836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说的话。谈话一开始,杨力宇便批评中共对台政策的两大主轴:对台的武力威胁及在国际上孤立台湾。北京必须在武力及外交两大问题上展现善意。
在聆听杨的分析后,邓作出响应。他强调,如北京放弃对台用武的可能性,中国将永远不可能统一;而中共的武力并非针对台湾人民,而是针对台湾的分裂势力及外国对台的野心。至于台湾的国际参与,邓小平提出一个新的政策:台湾可以保留其在亚洲开发银行(亚银)的席位。杨力宇事后回忆说:邓虽深知台港问题之严重性及复杂性,但却展现中共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的信心。
二十多年过去了,香港早已回归中国,而台湾的真正问题并未获得解决。这是杨力宇惟一的惋惜。
江八点遭遇李六条
没有回归,并不意味着没有交流。邓六条发布四年后,蒋经国开放老兵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民间交流的序幕。1988年,大陆成立国务院台湾办公室,三年后,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而海峡交流基金会则在1990年就在台湾成立。1993年,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和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两会领导人第一次会谈。
与此同时,在美国的怂恿下,台湾的分裂倾向也在发展。为遏止这股势力,江泽民的江八点遂于1995130日出台。在徐博东看来,江八点中最具新意的内容之一是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即作为第一步,双方可以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江八点还首次使用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大陆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的新提法。所谓适当身份,意指访问的身份应符合一个中国的原则。徐博东说。

两岸政治的云诡波谲常常出人意表,谁也没有想到,三个月后,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会抛出李六条,全面拒绝了江八点提出的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呼吁。1999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计划中的访台行程亦被迫嘎然而止。
和平发展取代和平统一
之后陈水扁执政八年,继续玩着挑衅大陆的游戏,推动去中国化,抛出一边一国论。面对严峻的两岸关系,2002年上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开始展开更加灵活务实的对台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维、新政策、新做法,在调整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徐博东说。 胡四点200534日对外发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仍然被摆在第一的位置。第二点到第四点均带有决不二字: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同胞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徐博东认为,这从战略高度准确地把握了台海局势及其变化,显示了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的真诚愿望。
这只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发布对台政策的序曲。314日,全国人大以高票通过专门针对台湾问题的第一部重要法律——《反分裂国家法》,开创了依法遏独的新阶段。
绿营对此强烈不满,但这没有遮蔽住蓝营的长远眼光。20054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紧握双手,翻开历史新篇。会后,两党共同发表了会谈新闻公报《两岸和平发展愿景》。日后,和平发展成为中共对台政策的主轴,至于和平统一则甚少提及。
20084月,胡锦涛提出了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特别强调和平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资深专李家泉认为,这是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三次战略性调整,是对《告台湾同胞书》所体现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具体化和灵活化。而最新的胡六点的提出无疑是大陆对台新思维的一次更加灵活的飞跃。
(六)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
1.美国因素。我国政府一再指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对中国来说,美国插手台湾问题是一种阴差阳错的历史悲剧。美国政府和人民本来同共产党与国民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是反对日本侵略者的盟友(虽然内战期间美国支持过国民党,但新中国成立伊始,中美之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敌人)。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为了避免战争范围的扩大,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命令第7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使台湾问题不再是一般
意义上的内政问题。而我国出兵朝鲜,使中美两国彻底成了敌人。台海第一次危机之后,美台之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使得美国向台湾提供保护和援助更加合法化。中美建交后,美国国会又出台了《与台湾关系法》,虽然中美之间有了3个联合公报,但美国仍然依行事,向台湾出售先进的武器系统,并认为任何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都会引起美国的严重关切。美国不仅与台湾是传统的盟友,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也比较相近,而且在台湾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和战略意义。考虑到美国对统一的南斯拉夫尚且进行武装干涉,对海峡两岸分裂分治的中国就更可想而知了。
2.社会因素。蒋介石退到台湾后,吸取在大陆失败的教训,在台湾实行各种改革,并在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下,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直非常顺畅(相反,大陆

却总是动荡不止)。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发展得非常迅速。如,取消党禁,实行新闻自由,公平选举等等。这次选举结束后,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表示祝贺。有的议员说,这是中华民族5000年来第一次和平地进行权力的交接。法律上也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监控系统。经济上更是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高速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人民生活富裕(人均年收入高达11,500美元),社会稳定。这些都引起世人关注。英国《经济学家》今年324日发表社论说,大陆与台湾有天壤之别:一个是第三世界,一个是第一世界;一个相信共产主义,一个相信民主政治。在这种背景下,统一能否得到台湾大多数居民的欢迎,动武能否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3.军事因素。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区,所以,半个世纪以来,中央政府一直都没能解决统一的问题。
台湾当局经过50多年的苦心经营,再加上美国的援助,已经建立了陆海空立体防御网。主力战机除了美国的4E2T预警机、150F16战斗机和法国的60幻影20005”战斗机外,还有130架台湾自产的经国号战斗机,并配备各种先进机载导弹。在海军方面,台湾拥有100多艘战舰,并配有美国先进的反舰、反潜和防空武器,同时正在积极采购4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目前在美国服役的这种8000吨的DDG51驱逐舰装备有90标准II”型地空导弹、8鱼叉反舰导弹和Mk32鱼雷,以及大约64战斧巡航导弹。在今年4月举行的美台武器会议上,美国决定暂时推迟这种驱逐舰的出售)。在陆军方面,台湾拥有从低空到高空的各种防空系统,如美国的爱国者霍克,和台湾自研的天弓中高空地空导弹系统,以及小檞树天空卫士羚羊等低空防空导弹系统。由预警机、地面及舰艇雷达组成的强网系统对台湾的整个防御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指挥和控制。另外,美国还会随时根据台海局势的发展向台湾出售更加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以保持对大陆的威慑力量。
毫无疑问,上述因素都是我们实现统一的主要障碍。当然,这种障碍是相对于武力统一而言的。相对于其他方式的统一而言,这些可能都不是障碍,说不定还是有利因素。
三、课堂小结:
这一次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解决台湾问题的意义、主要障碍,我国政府对台的基本政策,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希望大家把思想和认识提高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

四、布置作业:

思考:你如何理解我国政府当前的对台政策?

五、板书设计

台湾问题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台湾问题教案1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