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18年山东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记叙文10篇-

2018年山东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记叙文10篇-

时间:    下载该word文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白发 斯沐
①我一直以为5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②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远的北京,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一来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为母亲也在北京。
③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车来接我。想到母亲也来了,我感到很意外。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是头晕头痛。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药片也是白色的,那是每次母亲头痛必吃的药。这么晚了,还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接我,母亲的头一定又痛了。
④母亲见了我,就大步走来牵着我的手。用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就好像我随时会逃走一样。我心疼地说:“妈,这么晚了,你干吗还来接我啊。我这么大一人,弟弟来接就可以了。再说,等下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你不是会晕车吗?你的头肯定又痛了。”母亲笑着回答:“我也想来看看机场,首都机场可真大!头不痛,不痛。”我知道母亲说来看机场,说头不痛,只是敷衍我,我便不吭声了。
⑤从机场出来到停车场,要搭自动扶梯。我跟在母亲后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我才发现,母亲一头原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白了一大半,是那么刺眼,一根根直刺我的心。“妈,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年初回来时,怎么没看见你有白发。”我吃惊地问道。母亲倒是很自然,像是问了一个跟她无关的话题,轻描淡写地答道:“是啊,头发白了很多。夏天,....要经常剪头发,我就没去染发了。”
⑥染发!我这才恍然大悟。是啊,近三年,我看到母亲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她都是特意染了头发回来。我一直以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还是没老的,我还是可以在她面前耍点小脾气的。
⑦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让我清楚地看到,只是三年的时间没有待在母亲身边,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是一根根慢慢变白,还是一下子就白了那么多呢?作为她的女儿,一点都不知道。一股强烈的自责感涌上我的心头。

⑧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
⑨当我什么都还没为母亲做的时候,母亲就已经老了。这种心酸的感觉,让我很不安。 ⑩在坐上车回去的途中,我让母亲坐在前排,帮母亲把窗户打开,这样就不容易晕车。坐在车的后排,车内没有灯光,一片灰暗。但母亲的白发就像是已经深深地长进我的脑海,停翻转。我想起年幼时,母亲是极其爱护她那一头秀发的。那时家里穷,很多人都舍不得买洗发露洗头,只是用洗衣服的肥皂洗洗。母亲却是例外,她每次用洗发露洗完头后,头发上总能留下淡淡的清香,那种味道很好闻。我就吵着让母亲也给我洗,母亲边给我洗头边说:“女孩子,要爱护自己的一头头发。”
11后来,我读师范,学费成了家里的一笔负担。母亲就更拼命地干活。炎热的夏天,母亲在采完茶后,因为要赶到2公里外的乡里把茶叶卖了,就来不及再回去洗漱。母亲就带了一把梳子放在茶篮里,去卖茶前,都要把头发梳整齐。每次还都问我,头发还乱吗?母亲所做的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被我牢牢地记在心里。当时我心里暗暗地想,毕业了,能赚钱了,就不让母亲这么辛苦了,给母亲买好吃的,买漂亮的衣裳,买母亲喜欢的。
12如今,我毕业了,也工作了。我为母亲做了什么?我什么都还没做,母亲的一头秀发已白。
13母亲的白发,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选自《福建日报》20171205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是千千万万个勤劳能干、疼爱子女而又爱护头发、注重仪表的母亲的典型代表。 B.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补叙的方法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避免了平铺直叙。 C.文章为了更好地刻画母亲的人物形象、揭示文章的主题,还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既有详略得当的叙述过程、描写场景,又抒发了真挚的感情。 2.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3分)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有多久,没有坐在母亲身边,好好地看一眼母亲了;有多久,没有帮母亲刷刷筷子洗洗碗了;有多久,没有用手摸一摸母亲的头发,给她洗过头了;有多久,没有……(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

4.文章以“白发”为题,意在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 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资料,谈谈你的感悟。6分)
【材料链接】如今,我已一无所有,妈这一走,这个世界和我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女儿已经独立,她不再需要我的庇护。在待人处事方面,我有时还得仰仗她的点拨,而且还很有出息。只有年迈的,不能自立的妈才是最需要我的,需要我为之劳累、为之争气、为之出息……如今这个最需要我的人已经远去。真是万念俱灰,情缘已了。
现在我已知道,死是这样的近……直到现在,我还不习惯一转身已经寻不见妈的身影,回家已经不能先叫一声“妈”,一进家门已经没有妈颤巍巍地扶着门框在等我的生活。
──张洁《再也不能叫声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故乡的眼 戴春兰
①只有池塘才是故乡的眼。老井不是,虽清澈却缺少了生气。溪河也不是,它远远地绕开村庄,过于匆促而疏远。只有池塘,如同邻居家那条土黄狗,懒洋洋地趴在村庄边缘某座黑瓦白墙的土房前,丝丝入扣地记载着整个村庄的酸甜苦辣,但恒久地保持沉默。
②池塘是村子里醒得最早的。不等第一缕阳光照射,它就调皮地在满塘的绿叶上留下露珠的吻痕。池塘里大多是水浮莲,叶子像婴孩的小手般大小、肥厚,握成一簇,摸上去毛茸茸的,水珠在叶子上滚动,珠玉般晶莹剔透。水浮莲在池塘里长得挨挨挤挤,却被相互绑着的竹竿规整地分成几块,这是矮嫲家的,那是河田佬家的。当然,水浮莲没那么老实,长着长着就4分)

爬到竹竿上偷渡过去,也没人计较的。隔不两天,就有人挑起畚箕捞起满满一担水浮莲,挑回家去,连根须一起剁碎了,再撒些盐巴当猪食,长膘。一头头水浮莲像小白菜一样整齐地码进了畚箕,你还要记得,把其他角落的水浮莲往捞得稀疏的这头赶匀,也不需泼洒肥水,肥沃的池塘也能诱惑得水浮莲们春心荡漾地疯狂生长,很快又密不透风了。
③不要被水浮莲温柔多情的表象给迷惑了。抓抓它们,原来只有手会痒,不抓不痒,越抓越痒,全身起小疙瘩了。以前都是妈妈或奶奶剁水浮莲,我很惊奇她们不会过敏,一问,她们淡淡地说:“命好是装出来的,谁不会痒?反正都是要干的活,忍忍,再难也就过去了!” ④秋末,水浮莲人老珠黄,打捞净了,趁着赶圩的时候买来一担箩装的薸子,放在塘里不几天便长成绿茸茸的地毯,猪爱吃,池塘便一年四季也不感到寂寞。
⑤渐渐地,妹子布娘提了桶衣裳来池塘边浆洗。木槌敲打着青石板“梆梆”作响,叽叽咕咕的说笑声交织,戴家的田头、黄家的灶尾被清亮的嗓音迅速传播着。听得高兴了,戏水的麻鸭扇着翅膀嘎嘎应和起来,大白鹅忙不迭放下矜持踱着方步走来。也有人挑了塘水到旁边园里浇菜。坎上绵延着繁茂的金针菇,艳黄的花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⑥中午的池塘最是热闹。半大小子脱个精光在水里扑腾,除了眼白和牙齿,全身比烧炭的还黑。害羞的便在边上的小树林里用蜘蛛网捕蝉。蹑手蹑脚地进了树林,蝉憋足了劲儿嘶鸣,绞满蛛网的树杈谨慎地一点点靠近,猛地一罩,蝉便只能徒劳挣扎。撕去翅膀扔到袋子里,好蛛网再瞄下一只。大约蝉太专注歌唱,往往一中午能捕上十来只,架在火上烤了吃,色味都比瘦肉要好得远。
⑦笼罩在晚霞里的池塘是蜻蜓的天堂。鼓着无辜的大眼,迅捷地在空中盘旋、起降,远远地停靠在刚露出水面的小荷上、紫得像梦一般的水葫芦花上,轻轻颤动的翅膀变幻着五色。“从来不曾忘记晚霞中的你,踏过青青草地夕阳在心里……”若干年后,当我听到这首《晚霞中的红蜻蜓》,一种莫名的情愫升腾起来,那些绮丽的图景一一展开。
⑧暑热渐渐消散,池塘边上凉风习习。三三两两地来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拍着蒲扇拖了竹椅乘凉来了,稻花香里说说年成谈谈孩子,在青蛙和虫子们的欢唱声中,孩子倚在大人膝上蒙眬欲睡,又突然被一阵嘈杂的骂声惊醒。支棱起耳朵一听,总是边上的马金家。她家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靠着几丘薄田,自然生活拮据,哪个孩子稍不注意便会招来打骂,而其他孩子竟能充耳不闻地在昏黄的灯下苦读。平日里见那几个孩子,都长得高而瘦,衣服明显窄小破旧,
低头疾走,口里念念有词,一只裤脚高一只裤脚低,唤他们半天才呆呆地回过神来。不料几年后,这五个孩子先后考上重点大学,轰动一时。远近的人聚到那座土房前后仔细查看,终于恍然大悟:“你们看看,马金家前有池塘,有活水,这是财运、家运呀!”
⑨走走停停,到过不少村庄见过不少池塘,有些污浊不堪,完全失去神采;有些被各式楼房推挤得瑟缩在角落,早没有了活力;有些被打扮得花枝招展,犹如戴上“美瞳”,失却“村气”野趣,反而俗艳失真。故乡的眼啊,我暗自庆幸又隐隐担心,暮霭中为你深深祈祷,我愿用一生期许换你永远澄澈清明!
(选自《福建日报》20171107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用对比手法,对标题做了描述性的诠释,起了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 B.文章围绕“池塘”写了很多的内容,由此及彼,由物及人,体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C.文章整体布局合理,以时间顺序行文,而且首尾呼应,使得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过程、描写场景、抒发感情等融为一体。 2.理解第③段画直线句子的含义。4分)

3.阅读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坎上绵延着繁茂的金针菇,艳黄的花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水浮莲没那么老实,长着长着就爬到竹竿上偷渡过去,也没人计较的”这个句子。3分)

4.作品题目“故乡的眼”指的是池塘,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人们的家事,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6分)

5.作者为什么说“只有池塘才是故乡的眼”?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原因。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青衣 漆宇勤
1正在寒露时节,山谷里石头堆垒的堤岸在依旧茂盛的植被遮蔽下保持着阴凉和湿润。看上去,这丛细密的植物有点类似苔藓,但又比我日常所见的苔藓高大,形状也大为不同。 2当地的山民告诉我,这种植物叫做青衣。要有多少个诗意的清晨和黄昏,要有多少处美好的河边和山谷,朝夕相处亲切可爱,才能让识字不多的山村村民给一种植物取出这么一个富有韵味的名字!
3青衣苔藓似乎就是这么一种植物。她们不声不响,可能趁你不注意,就在屋后湿润的墙角绿了一大块。待到夏末阳光太过强烈,这一片绿又在干燥的墙角枯成黄褐。但你不要放弃也不要失望,秋天的末尾,斜飘的雨水渐多,一个清早醒来推开窗,远远望去墙角又是蓊郁的绿了。
4无论是时间还是数量,在青衣的身上仿佛都没有发生作用,她们并不相互串门集会,也不摆着老太君的坐姿——她们只是安静地活着,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我没有见过老去的苔藓,就像舞台上没人见过老去的青衣,而江南水乡着青花布衣的女子,老来也早换了装束。 5世间的繁华热闹与青衣无关,世间的肆意张扬与青衣无关。大多数植物都有开花的热烈年华,可是青衣不,青衣不开花,也不结果。仿佛从生至死,都只为安静地活着,装点这世界的一个角落。她们始终都是那么从容、淡定,波澜不惊。这一点,似乎再一次切合了舞台上稳重、端庄的青衣形象,连举手投足的动作都是轻微的。而她们的俏皮活泼呢?都交给浅水处沙石间的植物青衣吧。那种飘逸柔婉、纤弱清新、百转千回,是世间女子全部温柔的集合。 6民谚说,“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江”。这里说的似乎是水里的青苔,而陆地上阴湿处叫青衣或不叫青衣的苔藓,似乎并不完全挑着季节来成长。我在春季看过她们,秋冬三个季节似乎也并不消失。她们疏离了庞大的历史年轮,自然也疏离了微小的四季交替,她们本身就是岁月感的体现。有了青苔的石头、墙垣、树木、院落,似乎便经过了经年累月的“沉睡”,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打磨”,像一帧旧照片里独自诗意和沧桑着的美好。而青衣不附的石板是光鲜但浅淡的,没有了年岁感,仿佛酒吧里热闹的流行歌曲,举手投足间都比书斋里安静的线装旧书要鄙陋了许多。

7据说,在汉代以后,穿衣讲究起来的人们,富贵者永远都是追求颜色的纯正与鲜亮。而青色的衣服,多为地位低下者所穿。就像作为植物的青衣本身,也是如此:在低处安详地呼吸,在低处沉静地活着。这样也好,不让人高不可攀,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就像乡间的家里人,就像邻家的那个女子。越往后,我越觉得青衣就是邻家院落里的村间女子,那容貌、眉眼,那神态、举止,那品性、脾气,都像,都无比贴切。
8对,对,对,就是这样的意味。越往后,我越觉得青衣就是邻家院落里的村间女子,那容貌、眉眼,那神态、举止,那品性、脾气,都像,都无比贴切。
9我看医书上写:取墙上青苔烧成灰加植物油治疗火伤;取水中青苔烘干研细末撒上药粉包扎治疗外伤;涂抹青苔治疗马蜂蜇伤……
10我马上又看见乡间的妇女抱着自己心爱的孩子轻轻吹拂被烫到的小手,轻轻含吮被蜇刺的伤口,轻轻揉捏被累坏的脚丫……
11我看报纸上写:“苔藓类地被植物在地球上迅速蔓延,成为地球首个稳定的氧气来源,令智能生命得以蓬勃发展。没有这毫不起眼的苔藓,就不会有我们所有人的今天。”
12我马上又看见世间一切端庄的柔情的妇女,先是挺着日渐饱满的肚子,然后喂养生命的乳汁,之后牵着孩子的小手蹒跚学步直至长大成年。没有这并不显得轰轰烈烈的母亲,就不会有所有孩子的未来。
13这真是令人激动、令人内心柔软的温暖事情。这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拥入怀中的青衣。
《人民日报》20171218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用抒情笔调写出作者对青衣名字富有韵味的感叹,表达出山民对青衣的喜爱之情。 B.第⑤段中“这一点”指的是青衣安静地活着,始终都是那么从容、淡定,波澜不惊。 C.第⑥段引用民谚写出水里青苔特点,衬托出陆地青衣完全不挑着季节来成长,增添了文采。 D.13段总结上文,抒发了作者对青衣、对底层普通妇女的赞美与热爱之情,点明文章主题。 2.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3.赏析语言。第⑥段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6分)

有了青苔的石头、墙垣、树木、院落,似乎便经过了经年累月的“沉睡”,经历了风吹雨打的“打磨”,像一帧旧照片里独自诗意和沧桑着的美好。

4.文章叙写了青衣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5.借物喻人,是本文一个重要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隧道 康斯坦丁·梅利罕
①在火车驶出隧道的一刹那,这位乘客看到了出口外的一座巡道工的小房,而在它小小的窗口后面,站着一位老人。
②这列火车不偏不倚地停在了隧道里。糟糕的是,它的第一节车厢已开出了隧道,而最后一节却还没有进去。出乎意料的停车让许多乘客心中颇为不爽,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中的一位乘客不以为然,他心里反而有点暗暗庆幸。因为离这条隧道不远,正好住着他的父亲。每次出差旅行,他都要通过这条隧道,可是和父亲却已是多年没有见面了。
③这里从来没有为火车设置停靠站。他想,借这次意外的机会,说不定能和父亲见上一面。这位乘客从车窗探出身子,叫住一位正沿着铁路闲逛的列车员:喂,您好,请问出什么事了?”
④“哎,隧道出口的铁轨坏啦。” ⑤“啊,那我们需要在这里等多长时间?”
⑥“起码得四个钟头吧。”列车员说完,返身朝隧道的另一头走去。
⑦这位乘客心中立刻有了底,他张望了一下周围,发现在最后一节车厢的对面,正好有一個电话亭。这位乘客便下了火车,给父亲打电话。可电话那头的人告诉他,他的父亲正在工地值班,于是,他又往工地打过去。
⑧“是儿子吗?”不知为什么,父亲立刻听出了他的声音。 ⑨“是我,老爸!我有整整四个小时会在这里。”
⑩“啊,太可惜啦!”父亲失望地说,“我干完这点活正好要四个小时。”

11“你不能请假提前走一会儿吗?”
12“不行,”父亲回答。“这是个急活儿。让我想办法……”
13乘客挂上电话,点上一根烟,开始焦急地等待。
14这时,那个列车员正好从隧道里返回来。“过两个钟头我们就能走啦。”他向乘客宣布。
15“什么?过两个钟头?”乘客惊叫一声,“您刚才不是说,要四个小时吗?”
16“那个修理工刚才以为修好坏铁轨起码要四个钟头,可现在他又说,两个钟头就能搞定。”列车员解释道。
17乘客忙奔向电话机,匆匆地按下号码:“爸!你知道吗,我不能等四个小时,只能等两个小时!”
18“真糟糕!”父亲有些气恼,但马上又说:“哦,没关系,我再加把劲儿,说不定一个钟头就能把活干完。”
19乘客挂上了话筒。这时,那个列车员吹着口哨从隧道里走了出来:“我们今天真走运,碰上这么一个好修理工!一个钟头,他说,一个钟头就能搞定。”
20这位乘客忙又奔向电话。“爸!对不起!不是两个小时,而是一个小时!”
21“怎么这么倒霉!”父亲很生气,“好吧,那我用半个钟头,我不会再往后拖了。”
22乘客挂上了话筒,把烟头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灭。这时,那个列车员又正好从隧道里返回来:“哈哈,简直是笑话!那些活儿,修理工说半个钟头就能搞定了。”
23“他这不是在耍弄我们玩吗?”
24乘客叫喊着又奔向了电话:“爸,十分钟内你能把活干完吗?”
25“没问题,能干完,孩子!我就是累散了架,也要尽快把活干完。”
26乘客挂上电话,抬起手腕看着手表。这时,那个列车员手中摆弄着一根小树枝儿,嘴里哼着小调,从隧道里钻了出来:“嘿,这个修理工真会瞎扯,嘴里喊着‘这么多活儿,这么多活儿,可现在他又说,十分钟就能干完。”
27“真是混蛋!”乘客心中暗骂,又抓起话筒:“爸,听见了吗?我们已经来不及了。开始,那个混蛋答应要停四个小时,可如今他又说,只能停十分钟。”
28“不错,他确实是个混蛋,”父亲说,“但不要失望,孩子,我马上就完事儿!”

29突然,隧道里传出那个列车员洪亮的喊叫声:“请大家赶快上车!”
30“再见了,爸!”乘客向话筒最后叫了一声,“他们没能让我和你见上一面!”
31“等一等,孩子!”父亲气喘吁吁、声音嘶哑地喊着,“我已经没事儿啦!你别挂电话!”
32然而,这位乘客已经跳进了车厢,列车徐徐开动。
33在火车驶出隧道的一刹那,这位乘客看到了出口外的一座巡道工的小房,而在它小小的窗口后面,站着一位老人。他一边用帽子擦拭着满脸的汗水,一边高兴地冲着话筒大声喊着:“我终于脱身了,孩子!我完事儿啦!”然而,车轮与铁轨撞击的轰鸣淹没了他的声音……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1710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之所以三番五次的修改完成任务的时间,为了使能和儿子见上一面。
B.文中父亲和儿子都在骂着“混蛋”是他们并不知道父亲修理的就是耽搁儿子路程的坏铁轨。 C.父亲”最后用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完成了本来需要四个小时的铁轨修理任务,说明没有急事,父亲会消极怠工。
D.虽然父亲极力赶时间完成工作,但最终父子二人也没有见到面。 2.仔细阅读文章,完成下面表格。6分)
“我”停留


“父亲”


两小







四小
两小
一个小
半小十分钟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出乎意料的停车让许多乘客心中颇为不爽,只有最后一节车厢中的一位乘客不以为然,他心里反而有点暗暗庆幸”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是什么?3分)
2)乘客挂上了话筒,把烟头扔到地上,使劲地用脚踩灭。(赏析句子)3分)


4.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体会材料和课文所体现的主题思想。3分)
【链接材料】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的《背影》)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母亲和她的地
张海棠
①周末回乡下看望母亲。
②新做的小楼敞开着,电视的戏曲频道大汗淋漓地唱着老腔调。母亲不在屋内。后门也敞开着,屋后坡那块花生地里,摆在院子里遮阳的大伞,此时撑在了地中间,母亲就坐在伞下,肩上搭着一条毛巾,怡然自得的摘着花生。
③看我走近,母亲并没有停下来,“回来了!七十多岁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我,黝黑的脸上深深的皱纹里,尚有未干的汗迹。
④“回家歇歇吧,这么热。”我责怪起母亲来。
⑤“不热不热,我好得很。”母亲挥着手,声音洪亮有力。
⑥比起住在城里的时候,母亲身体硬朗多了,精神状态也更加的饱满了。
⑦去年,是母爱执意要回乡下住的。父亲离开我们后,母亲就随我们住到了城里。做做饭,带带孙子,偶尔和楼下的老太太打打麻将,还有把我家几十平米的露台弄满花花草草,见缝插针还种一些蔬菜。这些年,我们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⑧让我担心的是母亲的身体时好时坏,从前在老家种田时候落下的腰疼的老毛病,还有高血压,头晕会常常突然来袭。所以当母亲说要回乡下时,我第一反应是万万不可以的。
⑨可是一次次看见母亲坐在沙发上,孤单单地看着电视,眼里流露着一丝丝的失落。我答应了母亲,那一刻我看见了母亲眼里好久没有的惊喜的光。
⑩回到乡村,或许是老母亲这些年一直的愿望吧。我暗暗想,一定要好好完成母亲的心愿。 11推掉了老房子,盖起了这栋古民居风格的小楼。灰色的屋面、白色的墙,红色的步步锦窗棂,还有砖雕、马头墙。屋前的小庭院,准备种一些母亲喜欢摆弄的花花草草。而屋后的小山坡,我计划建一个休闲的亭子,铺一条青石路,栽几棵桂花树、樟树,还有脐橙、黄桃等果树,点缀一些杜鹃、绣球、紫藤。
12清晨或者黄昏后,母亲可以在青石的小路上舒展一下筋骨,也可以坐在亭子里闭目养神,任花香弥漫,任清风拂面。这是多美的一幅乡村图画。而母亲一定会欣慰地陶醉其中。
13母亲搬回来的时候,村里所有的人都来了。母亲兴奋地不停说着,“回来了,回来了。
14就在当天稍微收拾停妥,母亲把我拉到旁边。“和你说个事……”稍有迟疑,目光却很坚定。
15“屋后的亭子啊路啊能不能不做!我一惊,母亲显然听到了刚才我和做规划的朋友通话了。
16一生勤劳、节俭的母亲一开始就反对把房子做成现在这样的,她说把老屋修整一下可以住就行。房子开工了,还不停地埋怨我乱花钱。现在又开始折腾后山坡了。母亲断然不会让我花这钱的。
17“都是朋友帮忙弄,花不了多少钱的。”我赶紧解释,让母亲放心。
18“不是钱的问题,我是想把后山坡翻整成一块地,种花生什么的……”母亲不再迟疑,很果断的,有点急切地说。
19我一怔。
20我终于明白,母亲回来的意义不仅仅是住回来,让她割舍不了的应该是她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我没法不答应。可是毕竟70多岁的老人呢。
21“你放心,乡下空气好,每天赚健康,活动活动更健康。”母亲看出来我的顾虑,安慰起我来。

22地平整出来了,地翻好了,种上花生了,花生出苗了。花生种密了,肥追多了,花生熟了……母亲以后打来的电话都是那块地了,那块或者在她心里翻耕了无数次,种了无数遍花生、黄豆的土地。
23我在母亲旁边蹲下,扯了几个花生掰开,放在嘴里。花生新鲜的甘甜的汁水,立刻滋润着我的味蕾。这是几十年前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24我拨通了妻子的电话,让她带着上补习班的儿子赶紧回乡下来,回来和奶奶一起摘花生,听奶奶讲种花生。儿子懂事的对奶奶说:“奶奶,明年我会陪您一起种花生,常回老家陪着您。
25这是我们和儿子最不能忘记的味道。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710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勤劳、节俭的人,而“我”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 B.母亲不想让我修缮后山,主要是怕“我”花费很多钱。
C.母亲回来的意义不仅仅是住回来,让她割舍不了的应该是她的乡邻,还有她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
D.为了母亲可以在青石的小路上舒展一下筋骨,也可以坐在亭子里闭目养神,我计划在屋后的小山坡建一个休闲的亭子,铺一条青石路…… 2.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回家
我(意见及原因)
母亲(心情) 失落
开始 不同意:① 后来 同意:② 结果
慰地陶醉其中
3.仔细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翻新房子,计划改造后山:母亲能欣
1)文章中画线的段落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这是我们和儿子最不能忘记的味道”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4.标题“母亲和她的地”点明了文章内容,但是不够形象生动,你能根据文章内容拟一个再生动些的题目吗?要简要说出拟题的理由。3分)

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从《母亲和她的地》摘录有关语句回答。6分)
【链接材料】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
(陈立明的《与草化敌为友》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2分)
家乡的古水井 黄晓波
①乡愁总是跟童年的记忆紧密相连。
②小时候,在我的家乡,水井几乎随处可见。无论是村口、街头,还是在巷尾,常常都有水井的存在。这些看似并不起眼的水井,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百姓,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一口水井,伴随着我度过了多年难忘的时光。每每想到它,总是那么温馨。 ③古井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清澈透明的,不论是从水井里取水当场喝,还是烧开水泡茶喝,总是感觉爽口而有淡淡的甜味。若在冬天取水,还可感受到从井口冒出的暖暖气息,水也是温温的。尽管每天从早到晚前来提水、挑水、浣洗的人很多,可水似乎取之不尽。不论是住在水井附近的人,还是南来北往的过客,大家都自觉地护着这口水井。人们在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服,但从不会在井边洗刷马桶。我想,这既是对生命之源井水的敬畏,也是对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呵护。

④在水井边常有一道风景,那是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不易看到的:每当天刚蒙蒙亮,
早起的男人们提水的提水、挑水的挑水;女人们则叽叽喳喳边说着话,边淘米洗衣。大家互相道个安、问个好。打招呼声、欢笑声和打水时木桶与井沿的碰撞声、提桶时水从桶里泼洒出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奏响着一支快乐的生活交响曲,让人心情愉悦,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⑤水井又是一个驿站,由于水井就在马路边,既方便了附近的住户,也给经过此地的人们提供了方便。许多南来北往的路人喜欢在井边歇歇脚,喝口井水解解渴。只要井边有人在取水,想喝口水的路人就会友好地走近井边打声招呼、讨口水喝;而取水的人也都会善意地将打好水的水桶交到路人手上,大家似乎都有一种默契接过水桶的路人,往往将水桶往井口石上一放,..蹲在旁边,双手侧扶着水桶,仰起头咕噜咕噜地喝上一大口,那感觉甚是爽快、惬意。 ⑥夏天井台边,尤其是黄昏和夜晚,较往常则要热闹许多,因天气炎热,大家用水多,加上放暑假了,孩子们特别喜欢到井台边凑热闹,因为这里比其它地方都要凉爽许多。不少人家干脆把一些活也搬到井台边来做,洗衣洗碗不用说,还往往把竹床、竹椅、竹席之类都搬到井边来洗,洗了就放在井台旁晾干,晚饭之后许多人顺便就在井台边休息一会儿。这时往往是小孩子们特别开心的时间,先追追打打玩“官兵捉强盗”之类的游戏,然后在井台边用井水简单冲个澡,躺在竹床上,在星光和月光的陪伴下,一边享受井边的凉爽,一边听大人们讲天上人间的故事。忙碌了一天的大人小孩们,有的听着听着便呼呼入睡,不知不觉进入甜蜜梦乡…… ⑦古井的水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这口古井也伴随着我们成长,见证了我们儿时的许多快乐。小些时候,我与哥哥一前一后用一根竹扁担扛着一桶水回家;长大了些,就一个人用手提着大半桶水;后来长成小伙子了,就乐颠颠地挑着一担水回家。高中毕业后,我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伴随我快乐成长的古水井。在外地工作后,许多次回家乡,我都想去古井看看,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⑧多年后,有一次我回到家乡,特别想去看看那口古井,然而,孩时的同伴告诉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年那口古井已不存在了。我听后,心里有种莫名的惆怅和伤感。古井虽已不在,但每当我想起家乡,就常常会想起那口古水井,想起那清爽甘甜的井水给我们的滋养,想起我在井台边度过的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
《江西日报》20171124日,有删改)
1.文章围绕“家乡的古水井”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点简要分析6分)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打招呼声、欢笑声和打水时木桶与井沿的碰撞声、提桶时水从桶里泼洒出的哗啦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奏响着一支快乐的生活交响曲让人心情愉悦,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2“而取水的人也都会善意地将打好水的水桶交到路人手上,大家似乎都有一种默契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3.分析“古水井”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4.关于文章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6分)
第一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古水井的消失了,让乡愁渐行渐远,无处寄托。 第二种:表现村里人和睦相处、彼此关爱,民风淳朴。
第三种:反映作者对滋养村民的古水井的感激,对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的怀念。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那盏煤油灯 徐三保
①最近回老家,陪母亲边闲聊,边收拾那间已经有些破败的老屋。 ②突然间,我看见窗台上一盏布满灰尘的煤油灯,瓶身是玻璃的,煤油早已风干,灯芯灰暗。我用抹布小心擦拭着,仔细端详。母亲看了看,笑着说,这个东西早没用了,现在偶尔村里电房跳闸停电,停电时间都不长,很快就会修好,点根蜡烛或用蓄电池灯凑合一下就行了。我望着手中的煤油灯,心中可谓百味杂陈。 ③小时候,煤油灯可是家家户户照明的必需品,它曾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夜晚。 ④我刚刚记事的那阵子,只要天一擦黑,大姐就把我喊回家,不再让我和哥哥在外面玩耍。姐姐烧好了饭菜,端放在家中堂屋的大木桌上。我们姐弟三个围坐在木桌旁,守着一盏煤油灯,安静地等待父母回来。我有时会趁姐姐不注意,偷偷夹一筷子菜放到嘴里,然后低下头慢慢咀
嚼。如果被姐姐看见,她会假装生气地瞪我一眼,大声地说:“就你好吃,大大(父亲)妈妈还没回噶(家)!”
⑤我做个鬼脸,赶紧跑到门口看看有没有父母的身影。有时是风吹树木的声音,有时是院外路人行走的脚步声。父母常常是在我焦急地等待许久后才出现在家门口。接下来的时间,们一家人聚在煤油灯下,父亲依旧会悠闲地喝上一杯打来的散装酒,边喝边和母亲闲谈着村里的人和事,我和哥哥姐姐偶尔也会插上几句话。大家坐在大木桌边吃饭,煤油灯的光似乎一下子亮堂了许多,家中也热闹了许多。当年这些有说有笑的场景看似寻常,如今每每从记忆深处反刍一番,却是别样的温馨。 ⑥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村子里停电是常有的事。当时我寄宿在伯父家,伯父家也有一盏煤油灯,与我家的那盏几乎一模一样。我就着微弱灯光做作业,累了,揉一揉眼睛,伸个懒腰,看一看后院。倘若是初秋,村庄旁边稻田里的阵阵蛙声不时地传来,远处还能听见几声狗叫,月光如水洒在后院的地上,院子里的树影在微风中摇曳。伯父在旁边的长凳上编织草鞋陪伴,有时,我正在埋头做作业,精神疲惫,突然电灯亮了,满屋子顿时明亮起来,那一刻,仿佛一下子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精神为之一振,瞌睡虫也跑到爪哇国去了。我把煤油灯熄灭,再小心地放在窗台上,以备下次再用。这时,伯父就会从家中陶罐里拿出几块锅巴,让我垫垫肚子。然后我又回到桌前继续做作业,一切又恢复了先前的那份安静。 ⑦我看着陈旧的煤油灯和眼前日渐苍老的母亲,思绪万千。煤油灯曾经照亮了一个孩子顽皮懵懂的日子,也见证了少年时光刻苦学习的身影。如今,它已经慢慢退出了生活的舞台,是煤油灯下一幅幅充满烟火味的场景,却让我终身难忘。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11期)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借“我”和母亲收拾屋时,望着窗台上一盏布满灰尘的煤油灯,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和煤油灯有关的一些难忘的事情。
B.文章第④~⑥段运用了倒叙的方式,写出了“我”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已逝岁月的追忆和伤感。
C.第⑥段中“我精神为之一振,瞌睡虫也跑到爪哇国去了”,写出了电力恢复后“我”兴奋的心情。

D.煤油灯虽然已经慢慢退出了生活的舞台,但是一幅幅充满烟火味的场景,却让“我”终身难忘。
2.文中的“烟火味”具体指什么?文章写了哪些和烟火味有关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3.文章为什么要详写煤油灯下的时光,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3分)

4.分析“那盏煤油灯”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6分)

5.文章最后一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否也有同样的经历,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有光就有影 刘同
①高一时,我就读于理科重点班,而老贺是文科重点班 的班主任。高二的时候,文、理正式分班,分班考试我考得很糟糕,爸爸妈妈急坏了,我想改学文科。 ②我和老贺不熟,但是学校里到处都是他的传说:他上的课很牛,英文口语全市冠军,还有每天晚上去吹萨克斯。 ③我很羡慕这样的人,崇拜久了,就好像和他很熟了一样。鬼使神差,我鼓起勇气站在了他们班的门口,等着他下课。 ④老贺夹着教材走出来,怯懦的我站在走廊上,喊了一声:“贺老师。 ⑤一米八五的他停下来,低头看着当时一米五八的我,他的目光有压迫感,可是我看到他的嘴角突然扬起了微笑,我突然就拥有了能够与他平视的力量。 ⑥我说:“贺老师,我是理科班的学生刘同,也许您不认识我,但是我很想进入您的班,我知道这一次考试自己考得不好,但是我肯定下次可以考好的,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⑦“好的,我知道了。我回去考虑一下。”老贺带着微笑说。
⑧后来,当我的名字真的出现在文科重点班的编排表里时,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老贺对我的信任。 ⑨可进入高二之后,我的成绩依然起色不明显。我开始躲着老贺,不光因为缺乏自信,而且怕他摇头失望。 ⑩老贺似乎发现了我的异样,他也不找我聊天,而是点名让我参加各种文科班的课余活动。我的普通话很烂,他偏让我参加演讲比赛;我说话的逻辑不是特别清楚,他偏让我组织班级的辩论队;我根本不会跳舞,他让我和几个男生一起跳民族舞;我的英文不怎么好,但他给了我一篇稿子,让我参加英文口语比赛……
11我每天疲于奔波,很多同学对我并不感冒,我觉得世界全是黑的,唯一的光,可能就是老贺发现我沉到海底,冷不丁把我打捞上来那一下。虽然我想一直沉底,但他每次点到我名字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告诉他“我一定要做好” 12高三前,我去一所重点大学参观,突然意识到,原来一个人成绩好的话,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交往的朋友。那时我明白了,老贺让我参加各种活动,是想让我知道,学习很重要,但向学习要能力的想法更重要,只要敢于向自己的弱势开刀,就有很大的可能性。 13高考结束,我考上了一所省级师范大学,老贺特别开心,他说你要好好加油。然后对我爸爸说:“你儿子总是能从一片废墟中,找到一点点光,打也打不死。 14也许是老贺当初说“他是一个会在黑暗中找光的人”,所以后来无论遇见怎样的事情,我的第一个念头都不是“怎么办,完蛋了”,而是“来,我们看看光在哪里吧” 15后来,我问老贺为什么会允许我进入文科重点班,他似乎想了很久,然后说:“我完全没有想到你能主动来找我,说实话,我知道你有自己的暗影,但我被你冲过来的光吓倒了。影就有光,一个学生千万不要被你黑色的身影吓倒。与其说是我相信你成绩会好,不如说 我知道你的弱势在哪里,于是,我鼓励你向薄弱的地方冲击。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10
1. 结合全文,说说“我”高考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⑩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3.文章第段写“我”的想法和同学们的看法,有什么作用?3分)

4.老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第段老贺对“我”爸爸说的那句话的含意。6分)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有名字的树 王伟锋
①院子里有三棵树。奶奶说:“这三棵树都有名字呢。
②“树还有名字?”我感到很奇怪,就仰起头问奶奶。奶奶说:“树和人一样,要是没名字,咋认?”然后拉了我的小手,指着一棵树说,“狗蛋儿,你记住,这是棵榆树。”又指着第二棵树说,“这是棵枣树。“还有一棵呢?”
③奶奶却不说话了,她只是定定地看着那棵树。好半天,奶奶才艰难地说:这棵,这棵……”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她蹲下身子,抱住我,许久不说话。我害怕了,就问:“奶奶,你牙疼?”我用手去摸奶奶的脸,呀,一脸的泪水!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奶奶哭了,这让我很吃惊。没想到,奶奶一大把年纪了,居然像小孩子一样,说哭就哭,还流了那么多的眼泪。这也让我心里感到很不安。爹和娘出去的时候,一再嘱咐我,要好好照顾奶奶,千万不能惹她生气。
④每次惹奶奶生气,她都会打我的屁股,有时候用手,有时候拿扫帚疙瘩。奶奶打得很轻,像挠痒痒。她的手总抬得高高的,落下来时,却像蜻蜓点水,一晃而过。
⑤但有一次,奶奶是真生气了。我偷偷爬到那棵榆树上,想捋榆钱吃,不小心,把一根小树枝折断了,自己也差点儿掉下树。我刚从树上溜下,奶奶就拾起地上的扫帚疙瘩,小脚侧侧歪歪的,直奔我来。
⑥我一溜烟跑出门去,跑出去很远,才发现奶奶没有追上来。我溜回家,躲在一旁偷偷看奶奶。只见奶奶搬了把梯子,颤颤巍巍地爬上梯子,手里还拿了根粗麻绳。原来,奶奶是心疼
那棵榆树,她把折断的小枝条,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枝条就重新和树身连接在一起了。奶奶对树的疼爱,让我心生嫉妒。她绝对不允许我爬树。刚开始,我以为奶奶是心疼我,怕我从树上掉下来,后来我才知道,奶奶更心疼那些树。浇水,施肥,天干怕旱了,雨天怕淹了,冬天怕冻了,奶奶尽心尽力守护着那三棵树。我嫉妒眼红的同时,却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⑦奶奶不让我碰那些树,我偏要翻出一把锈迹斑斑的斧头,装作砍树的样子。果然,奶奶吓得要命,她一把夺过斧头,喊道:“小心肝哟,你这是要俺的命哩!奶奶又开始在后面追我。追着追着,她突然捂住心口,慢慢倒下了。
⑧奶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她闭着眼睛,绷紧了嘴巴,也不说话。爹和娘回来了,姑姑回来了,姑父也回来了。
⑨人们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像是在商量什么大事,但我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嘀咕来嘀咕去,我终于听明白,他们是在商量奶奶的后事。他们商量好了,要把那三棵树砍倒,给奶奶造阴间的房子。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一把拽住爹的胳膊:“榆钱,那树,不能砍……”奶奶又抓住姑姑的手,“枣花,那树,不能砍呀……”
⑩到这时候,我才知道,榆钱是爹的小名,姑姑的小名是枣花。爹和姑姑又嘀咕了许久。“娘,您放心,这三棵树,就让它们在院子里好好长着,今后,谁也甭想动它们一根树枝!爹和姑姑都信誓旦旦地对奶奶说。奶奶手一松,笑了,闭上眼睛。爹和姑姑,却一下子哭倒在地。
11后来,娘才悄悄告诉我,说我原本还有个小姑姑,很小的时候,奶奶领她去看大戏,不小心,给弄丢了。
12院子里那第三棵树,是槐树。
13我小姑姑的小名,就叫槐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1期,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奶奶能流利地说出前两棵树而无法说出第三棵树的名字,表现了奶奶弄丢小姑的痛苦和深深愧疚。
B.奶奶不许我爬树,不仅因奶奶对树有深厚情感,更主要是怕我摔伤,表现了奶奶对我的疼爱。 C.奶奶对树的疼爱使我产生了嫉妒之心,我用斧头假装砍树,说明我对奶奶的不理解及我的年
幼无知。
D.奶奶去世与我假装砍树吓唬她无不关系,她急着追我而倒下,突出了奶奶对树的深厚情感。 2.文章围绕奶奶守护三棵树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4 给树起名字 阻止“我”砍树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
1槐花般的泪珠绽放在奶奶脸上”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3 ..2“没想到,奶奶听了,竟奇迹般地睁开眼睛”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请简要分析。3

4.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6分)
示例:一字一顿,像是在挤牙膏。
批注一:以“挤牙膏”比喻奶奶内心的痛苦,形象具体地写出了奶奶弄丢小姑后的心情。 批注二:“一字一顿”与前文“这棵,这棵”照应,展现了奶奶说话时的痛苦情景。 语句:用麻绳一层一层紧紧地捆扎住。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文章在开头便交代第三棵树及其由来,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3分)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津子围
①那年夏天小鸥15岁,打猪草去了后山谷。从小鸥家到后山谷隔了一条小河,河水瘦的季节,踩着石头就可以过去。奶奶摔骨折后小鸥不得不辍学了,打理家事,侍候奶奶。
②小鸥有好几年没去后山谷了,走到谷口,他发现以往入山的小径拦了一道篱笆,门口一块立石上雕刻三个字:蓝莓谷。小鸥想,后山谷大概被包出去,成果园了,不过,以前他从没听说后山长蓝莓。小鸥十分好奇地趴在篱笆墙上向里面张望。

③“嗨!嗨!”声音从小鸥背后传过来,毫无防备的小鸥吓得几乎坐到地上。小鸥抬起头来,发现一个头发灰白、身材魁梧的老头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小鸥告诉老头儿,他住在河对岸的村子里,进山打猪草。老头儿打量小鸥一番,板着脸严肃地说:“我警告你,不要打里面的主意!”看来小鸥猜对了,老头儿是看果园的。
④进山之后小鸥的心情并不愉快,自己长得像偷蓝莓的人吗?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季节里蓝莓是否成熟,那个老头真是令人讨厌!不想,接下来的事情加重了小鸥和老头的对立情绪,再进山时,小鸥发现篱笆墙上加了块醒目的木牌,牌子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大字:严禁偷蓝莓。小鸥四下望了望,村子里萧条寂寥,山上更是人迹罕见,这块牌子显然是给他立的。
⑤小鸥安置好打满猪草的篮子,从一处树林茂密的地方摸进果园,其实那个园子并不大,山脚有一处民房,沟塘两侧种植蓝莓,蓝莓树不高,一陇陇如茶树一般。小鸥蹲下来,他发现那些蓝莓叶子下还真的结了果实,靛蓝的浆果上裹着白色干粉。“站住!随着一声大吼,看园老头从一棵树后现出了身影。小鸥撒腿就跑,老头在后面追着:“哪里逃!你给我站住!”俩个人在园子里追逐着,小鸥跑不动了,手扶大腿呼哧呼哧喘气,老头和他相隔十余米,也弯着腰喘粗气。
⑥起初,小鸥并没想摘一粒草莓,他只想作弄作弄那个老头,奇怪的是,去蓝莓园和老头“斗法”成了打猪草之余的乐趣,因为无论小鸥从什么地方进果园都能撞上老头儿,好像老头预先设了埋伏一般,这样反而激发了小鸥的斗志,他动了不少脑筋,比如把衣服挂在甲地,乙地进入,比如头上身上用树枝伪装起来,可是,刚刚进入果园,老头就在不远处现身了,大喊:站住,这回看你还能不能跑掉。小鸥还是跑了,他终于发现:老头儿原本就追不上他。
⑦小鸥开始轻松地作弄起老头了,他大摇大摆地进出,反正老头追不上他,不想,老头制作了一个带绳索的竹竿,有点类似套马杆那种,大意的小鸥还真被套住一次,可惜那个绳索不结实,一拉就崩断了。
⑧这期间,小鸥还是尝到了蓝莓的滋味儿,他捡的是落在地上的蓝莓,捡蓝莓时他想,老头真不善良,宁肯烂在地上也不给别人吃。小鸥拿蓝莓回家给奶奶,奶奶刨根问底,小鸥撒了谎,说蓝莓谷的老头给的,“你看都是熟透的,不吃也烂了。”奶奶相信了,说蓝莓真好吃!
⑨后来老头儿又发明了大弹弓,那个弹弓有点像古代的弩,追逐过程中,小鸥左躲右闪蛇形奔跑,老头的弹弓总也射不到他。下大雾了,小鸥要上山打猪草,奶奶劝说也不行,其实小
鸥心里惦记着蓝莓谷的老头儿,他想,这样的天气总不会再撞见了吧。这次进园小鸥没捡落地果,他开始摘树上的蓝莓。“好小子,你又来了,这回看你能跑哪去?”突然,传来老头的声音。大雾三米内见不到人,小鸥一边躲闪一边咯咯笑,影影绰绰地和老头儿捉起了迷藏。
⑩阴雨天里小鸥也忍不住要去蓝莓谷,这次被大弹弓击中了,他先是惊了一下,后来发现那个弹丸是胶皮的,就肆无忌惮地和老头在园子里绕开圈子。老头跑不动了,远远地落在了后面。小鸥路过农舍,透过窗玻璃发现屋里有两台电脑,小鸥拉开窗户,看到电脑连接着果园四周的监视器,电脑旁边还有一张手绘地图,上面标着红色指示箭头和密密麻麻的黑色小字。鸥狡黠地笑了。
11那天晚上天晴了,小鸥突然想到,蓝莓树可践踏得不轻,第二天早晨,他就摸进园子扶那些倒掉的蓝莓树,这次老头没有出现。小鸥已经知道监视器的盲点在哪里了。
12小鸥和看园子老头斗法、追逐了整个夏天,山里树叶泛黄飘零时,父亲把他接到遥远的省城插班就读,一天,工装上沾着水泥灰的父亲急匆匆来到学校,严肃地问小鸥蓝莓谷的事,他紧张得要命,不知从何说起,后来知道,蓝莓谷的老头去世了,他不是看园子的,而是蓝莓谷的主人,早在七年前就患了癌症。老头去世前留下遗嘱并做了公证,他将蓝莓谷送给了小鸥。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小鸥和老头斗智斗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去蓝莓园和老头“斗法”成了打猪草之余的乐趣”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2“小鸥狡黠地笑了”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3分) ..
3.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6
4.品读第④段的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小鸥的心理。3分)
小鸥四下望了望,村子里萧条寂寥,山上更是人迹罕见,这块牌子显然是给他立的。

5. 小说结尾说老头去世前留下遗嘱并做了公证,他将蓝莓谷送给了小鸥这样结尾有什么
好处?(3

参考答案
一、1.B【解析】此题是选择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解答这样的题需要在综观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叙事顺序、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和内容理解等方面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查。B项中“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补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理解表述有误,文章整体是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进行叙述。故选此项。
2.示例:坐车晕车头痛还半夜跟了儿子车去机场接“我”;年轻时特别爱护自己的头发;为了给“我”挣学费采茶卖来不及梳洗,也随身带梳子梳整齐头发。
3.示例:“残酷”“赤裸裸”等词语的使用,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岁月无情,含蓄表达了“我”没能做点什么、母亲却已经衰老的痛惜和自责。
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感情强烈地写出了“我”蓦地发现母亲有了很多白发,而自己没能有多少回报的内疚、自责。
4.示例:①对母亲为了子女辛苦操劳的感激;②对自己忽视母亲衰老、没有回报母亲的痛心和自责。
5.示例:尽孝要趁早,有些爱来不及等待,别等到父母老了,无以言孝之时,才后悔自责。(意思对即可)
二、1.C【解析】此题是选择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解答这样的题需要在综观全文的基础上,从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布局、表达方式和内容理解等方面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查。C项中“文章整体布局合理,以时间顺序行文”理解表述有误,文章整体是以总分总结构布局的,时间顺序只是在具体描述池塘一天中的风土人情时的行文布局。故选此项。 2.示例:很多时候,看起来的好或者成功并不是天生的或者很容易就达到的,都是经受了很多的挫折和磨难换来的。人们往往只会看到成功的结果,却忽视了别人为了达到成功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现了妈妈或奶奶的吃苦耐劳。
3.示例:(1)“绵延”“繁茂”和“熠熠生辉”几个词语的使用,形象、准确地写出了池塘边金针菇的繁茂、充满旺盛的生气和活力,体现了故乡池塘的有生气、有活力。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浮莲的疯狂生长和旺盛的生气和活力,从而表现了故乡池塘的有生气、有活力。
4.示例:从文章题目“故乡的眼”来看,似乎是要写池塘的,但是在作者眼中池塘因为清澈而不缺少生气、承载了村庄的酸甜苦辣、充满了活力和村气野趣而成了“故乡的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章实际上是通过池塘不同时间的不同风土人情来表达了对充满火力和村气野趣、承载了村庄的酸甜苦辣的故乡池塘的怀念、祈祷。写人们的家事,意在表现故乡池塘的充满火力和村气野趣、承载了村庄的酸甜苦辣。这些“家事”并非闲笔,它们丰富了文章内容,使主旨更鲜明,更具现实意义。
5.示例:池塘清澈而不缺少生气、承载了村庄的酸甜苦辣、充满了活力和村气野趣。 三、1.C【解析】这道题考查辨别正误的能力。完成此题,应逐项检查,将选项的内容与文中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错误。如,选项C第⑥段原句含有“似乎”一词,表明推测,选项C“完全不挑着季节来成长”与之不符。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一项”。 2.通过与日常所见的苔藓比较,点明了青衣的外形特点;引出下文。
3.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把有了青苔的石头、墙垣、树木、院落比作一帧旧照片,形象地写出有了青苔的石头、墙垣、树木、院落富有独自诗意和沧桑着的美好。 4.安静地活着、从容、淡定,波澜不惊、飘逸柔婉、纤弱清新。
5.文章在叙写青衣的过程中,运用比喻与联想,写出与之有着共同特点、心思、作为的邻家那个女子、乡间抱孩子的妇女以及世间一切端庄柔情的妇女,抒发作者对社会底层普通妇女的赞美之情。
四、1.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父亲”没有消极怠工,只是心急见儿子所以一再想办法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父爱的含蓄表现。
2.一个小时 半小时 十分钟 马上 父亲的工作就是修理“我”所乘的火车经过的铁轨 3.1)出乎意料: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不以为然:不把它放在心上。(2)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挂”“仍”“踩”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乘客打完电话时的动作,表达了他因为父亲的时间和自己的不同步而感到无奈和伤感。
4.结构上与文章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揭示了文章的主题,那个修理工就是乘客想要见的父亲。

5.两篇文章都是为了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五、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母亲不让儿子修缮后山不单单是节省,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想种地,土地永远是母亲割舍不下的。 2.①担心母亲的身体②完成母亲的心愿③惊喜④开心
3.1插叙,补充交代了母亲回到乡下的过程和原因,有助于主题的表达,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2味道里有有花生本身甘甜的味道,还有对母亲酷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母亲能够实现自己心愿的由衷喜悦之情。
4.落叶归根 理由: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回家乡的心愿。
5.因为父亲割舍不了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和文中的母亲一样,“父亲”种了一辈子地,对庄稼、对绿色植物有种不可言喻的深情,再不能种庄稼的城里,父亲也就更加珍惜“草”了。 六、1.①家乡水井多;②古井里水的特点;③谷水井边的风景;④水井为附近的住户、往来的人们提供了便利;⑤夏天古水井旁热闹的景象;⑥水井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儿时的欢乐。 2.1)清晨井边人们活动发出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交织在一起。2)井边提水的人和想喝口水的路人彼此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
3.象征意义:象征着家乡;象征着快乐无忧、悠闲惬意的时光;象征着淳朴的民风。结构作用:“古水井”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同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4.示例:同意第一种说法。理由是:文章第一段写“乡愁总是跟童年的记忆紧密相连”然后正文写的就是记忆中的古水井,最后一段又写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当年那口古井已不存在了”,这些内容表明古水井是思念故乡的载体,古水井的消失,让乡愁成了无根的浮萍,渐行渐远。
同意第二种说法。理由是:文章的主体写在古水井边人们的活动,古水井打水的场面;口渴的路人在这里得到善意的款待、夏天人们在古水井旁休息时的和谐场面。这些都体现了村里人和睦相处、彼此关爱,民风淳朴的特点。
同意第三种说法。理由是:文章用了较多文字写孩子们夏天喜欢到老水井边凑热闹,他们玩游戏,洗澡,听故事,在星光和月光的陪伴下甜蜜无忧地生活着,以及后面写“我”工作后 家想要去看古水井,“每当我想起家乡,就常常会想起那口古水井,想起那清爽甘甜的井水给
我们的滋养,想起我在井台边度过的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这些都表明作者对滋养村民的古水井的感激,对快乐无忧的少年时光的怀念。
七、1.B【解析】文章④~⑥是“我”在老家看到窗台上一盏布满灰尘的煤油灯,让“我”心中百味杂陈,从而忆起小时候静待父母偷菜吃的场景、一家人有说有笑吃晚饭的场景、伯父家伴着油灯作业的场景。属于插叙。
2.“烟火味”指的是具有生活气息的朴素而又熟悉的味道。场景有:①小时候静待父母回家偷菜吃,父母回来一家人有说有笑吃晚饭的场景;②“我”在伯父家伴着油灯写作业的场景。 3..详写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煤油灯下吃饭时光和在伯父家伴着油灯作业的场景,既表现了灯下时光的温馨,又表达了对已逝岁月追忆和感伤。
4.象征意义:象征的是我孩提时代顽皮懵懂的日子和少年时刻苦学习的时光;结构作用:是全文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情感:表达了“我”对顽皮懵懂的日子和少年刻苦学习岁月的追忆;对一家其乐融融温馨气氛的怀念;对姐姐和伯父给“我”的疼爱的感激;对于岁月的流逝、煤油灯的陈旧、母亲的苍老的感伤。
感悟:人都是怀旧的,小时候爷爷送我了一本期待已久的连环画,我非常珍惜,只可惜在后来搬家的时候弄丢了,当时特别难受,很长时间都耿耿于怀。后来我也释然了,虽然书没有了,但是我知道爷爷对我的爱是不会变的。与其对失去的东西念念不忘,倒不如把握好现在的时光,认真过好每一天,珍惜现在拥有的。
八、1.“我”主动找老贺换班的勇气;老贺知道“我”的弱处并采取方法让“我”朝弱点冲击;高三前重点大学参观懂得了老贺的苦心。
2.①展示了老贺为了鼓励“我”而做出的努力,为后文“我”的成功做铺垫;②揭示了要敢于向自己的弱势开刀才有成功的可能的主旨。
3.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我”的失望和同学们的瞧不起“我”来衬托老贺对我的关心,表现了老贺独特的教育方式。
4.1)老贺是一个教育讲究方式方法的人。面对成绩起色不大的“我”,点名让我参加各种文科班的课余活动,让我向自己的弱势开刀;2老贺是一个关爱关注学生的人。认真考虑并答
应我转班的请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弱点;3)老贺是一个教学水平极高的。上的课很牛,英文口语全市冠军。
5.面对学习、人生的低谷,在老贺的引导下,“我”懂得了要朝着自己薄弱的地方冲击,不断战胜自己的缺点,找到人生的亮光,取得成功。
九、1.B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答题时,一要注意整体感知全文,将选项内容与原文一一对照;二要分析选项特点,每个选项先叙述情节内容,再分析情节对刻画人物或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分析时发挥想象,紧扣语境,分析选项的正确性。B项奶奶不许我爬树的原因在文中第⑥段已交代过,“主要是奶奶对树有深厚情感”。故选B项。 2. 捆扎被“我”折断的树枝 不许砍树做棺材
3.1从色彩上写泪珠的晶莹雪白,从情感上暗示奶奶对小姑的思念。2不能去掉,“奇迹”照应,表示出乎意料,突出奶奶临终对树的守护之情,去掉之后就失去了这一情感。 4. 批注一:动作细节描写,具体描写了奶奶守护树的深沉情感,表现了奶奶对儿女们的深沉之爱。
批注二:“一层一层”通过数量词的重叠,描写奶奶精心细致地捆扎断枝的感人情景。 5.不好。开头若交代,便不能制造悬念,削弱情节的曲折性,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表达不出奶奶对儿女的深沉情感。
十、1. 在后山谷发现蓝莓谷 老头死后送将蓝莓谷送给小欧
2.1“斗法”一词形象地说明了小鸥和老头围绕蓝莓展开的一系列斗智斗勇的行动。2“狡黠”在这里贬词褒用,突出了小鸥的天真及淘气,及自以为找到了监视器的盲点的得意表情。 3.严肃:不准小鸥偷蓝莓;孤单:一个人守着一座园子,小鸥每次去都能碰见他;善良:制作不结实的绳索,制作胶皮弹丸,将蓝莓园送给小鸥。
4.哼,既然你公然挑衅,那咱就斗一斗吧,我不信你能看得住这么大的园子。
5.①内容上:小鸥和老头之间围绕蓝莓之间的斗智斗勇,结果“老头去世前留下遗嘱并做了公证,他将蓝莓谷送给了小鸥”,进一步歌颂了老人的心地善良以及对小鸥的感谢,也暗含了相信小鸥能照顾好蓝莓园。②结构上:结尾处忽起波澜,能引发读者深思。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