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范文:规则 法治

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范文:规则 法治

时间:2019-09-23 11:34:19    下载该word文档

简历买卖黑产,求职平台别成个人信息“贩卖商” 1

简历买卖黑产,求职平台别成个人信息“贩卖商”

2019年09月21日 09:50:42
来源:新京报

你在网上投简历,却可能被骚扰电话、短信精准盯上;你想求职,“求”来的却可能是坑……中国青年报日前曝光的完整“简历收集”产业链,让很多人绷紧了个人信息安全的弦。报道中提到,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郭钰急于找工作,在网上向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之后竟频繁接到陌生电话,提供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职位。这让人心有戚戚。

据调查,目前网上简历售卖市场十分活跃,已形成“一条龙”产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形式,以正规企业身份入驻网络求职平台,获得求职者简历,卖家出售的商品从简历获取软件与账号、再到简历,一应俱全。买家可买下企业VIP账号的子账号、辅助软件,充值后在“简历库”里任意下载所有简历。

个人简历信息遭遇泄露、买卖,以至于形成产业链,大大小小的求职平台,无疑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并不一定是指,它们都直接参与了非法买卖,而是说,没有保障好用户简历的信息安全,平台方面确实难辞其咎。

这首先体现在平台的简历信息系统频繁被攻击造成信息泄露,或是遭遇内鬼操作上。

更重要的是,某些平台的一些服务和产品,设计的逻辑就是建立在对用户简历信息的“变现”上,甚至一开始就把平台的部分盈利需求,寄托于对用户简历信息的“开发”上。

前不久,媒体就报道,某求职平台因被指用求职者信息非法获利而被法院起诉。甚至还有一些求职平台有所谓的面向企业的“人才流失预警机制”,也即员工简历一旦更新,求职平台便能立即“知会”企业。

这次媒体的报道则提供了更多细节。即便是一些知名求职网站,其简历也可按照一手和二手明码标价对外出售;另外,企业VIP账号的子账号、辅助软件在网上也可轻易买到。

通过不当方式获得企业VIP账号后,任何来路不明的第三方都可以企业名义发布招聘信息,以获取求职者的个人信息。这样一种状况下,有人通过网络求职被骗入诈骗公司甚至传销企业,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网络求职平台,给求职者和招聘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这也是整个行业的立足点所在。但这一切不能建立在对用户信息的予取予夺上。

事实上,区别于一般网络平台,求职平台可以说是专门的个人信息收集方,从责任与义务对等的角度,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和能力都应该要求更高,受到的监管也应该更强。否则,就极有可能成为个人信息的“贩卖商”。

就此而言,就有必要从源头把紧个人简历信息的“出口”关,而平台就是一个关键环节。同时鉴于求职平台所掌握的个人信息量之大,也不妨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真正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

简历被批量倒卖,谁在“围猎”求职者?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9-20 16:51

作者:熊志

  刚大学毕业不久的郭小姐急于找工作,在网上向几家公司投递了简历,之后竟频繁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提供的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职位。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目前,网上简历售卖市场十分活跃,已形成“一条龙”产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形式以正规企业身份入驻网络求职平台获得求职者简历,卖家出售的商品从简历获取的软件与账号、再到简历,一应俱全。

  郭小姐的遭遇,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如今,简历数据被非法收集和倒卖,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形式,不久前,北京就审理了一起某求职平台员工倒卖简历的案件,涉及个人信息达16万余份;再往前,巧达科技曾因使用爬虫非法获取简历超过2亿份被查封。

  相对于线下的招聘渠道,线上求职现在已经成为主流,而且为了保证求职的成功率,求职者往往会在多个平台注册,那么,简历中包含的姓名、电话、受教育背景、职业经历等信息就集中存储在求职平台,一旦发生泄露,涉及的数据体量异常庞大。

  通常情况下,泄露的源头有两种。第一种是平台自身,比如前述倒卖简历案,始作俑者正是曾经在网络求职平台工作的员工,这一种属于内鬼作案。另外,有时候平台往往还会因为自身的安全防护体系不完善,导致简历被不法分子窃取。

  第二种是假冒的招聘企业。如此次媒体报道提到,求职平台上的一些认证企业,并不是真的有招聘需求,它实际上就是空壳公司,用着虚假的营业执照,认证注册并发布招聘广告,目的就是为了搜罗简历,然后到地下市场去贩卖牟利。

  根据报道,这条通过虚假招聘套取个人简历信息的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不仅营业执照可以批量购买,网上还有专门出售用于注册招聘账号的软件,甚至批量发布招聘广告的“发帖机”软件。个人隐私在有着专业分工的产业链面前,难免会不堪一击。

  其实从源头来看,不管泄露者是求职平台,还是一些假冒的招聘企业,求职者在求职平台上注册并上传个人信息,平台就得肩负守护信息安全的义务,保证从简历存储到下载的每个环节,隐私防护都严丝合缝。那些不法分子能够伪装成招聘企业窃取简历,说到底还是平台把关不严,对入驻企业的资质审查过于宽松,甚至流于形式。

  事实上,对那些频繁发布各类招聘职位,但实际一个人都没招的认证企业,平台要识别这种异常并不困难。在信息安全上没能履行主体责任,难免会让外界怀疑,这些求职平台是不是为了平台用户活跃的假象,没有从严打压那些虚假的招聘信息和发布企业。

  总之,对于频繁发生的简历泄露事件,不管是内鬼倒卖,还是不法分子通过虚假招聘批量采集信息,求职平台难辞其咎。而且要提醒的是,和其他领域不同,简历信息所包含的数据相当全面,覆盖到求职经历、薪酬、离职意向等诸多私密敏感内容,一旦发生泄露,隐患相当大。因此,求职平台必须提高企业招聘的资质审核门槛,同时在监管层面,还得对地下产业链进行高压打击治理。(熊志)

盲目入盲盒深坑,有何风险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9-20 16:51

作者:敬一山

  买之前只能看到盒子包装,买回拆开才能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这一看起来不起眼的创意,如今撑起了一个庞大的生意。据中新经纬报道,现在很多城市的商场都有盲盒售卖。并且,市场中延伸出了“炒盲盒”的现象:一个热门款的盲盒玩偶,从59元的原价涨至2350元,狂涨39倍。而国内盲盒产业的最大“推手”之一泡泡玛特(POPMART),一年卖出400万个Molly公仔,半年营收1.6亿,净利超2100万元。

  盲盒生意为什么能迅速做大,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倒不难理解。这些盲盒里装着的,本就是时下很受年轻人欢迎的潮流玩具。潮玩,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中国本土潮玩经过近十年的培育,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受众规模,也都拥有了相当不错的基础。换言之,这些潮玩即便不放在盲盒里,也都拥有比较广泛的受众群体。

  而盲盒的创意,则是在产品本身之外增加的购买过程的乐趣。正如有网友所说,购买盲盒的过程和买彩票有着相似的心理体验,赌的是一个不确定性。能体验未知的刺激,又有起码的产品质量保底,所以盲盒生意能吸引众多年轻人,毫不奇怪。此外,成套推出的商业策略,更准确击中了部分消费者的“收集癖”,把消费潜力挖掘到最大。这种成套刺激消费的策略,早有无数成功案例。比如80后记忆深刻的“小浣熊”干脆面卡,以及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追的麦当劳玩具套餐等。

  整体来看,盲盒生意的火爆有其必然因素。但其中最值得提醒的是,这门生意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有创意、有魅力的潮玩,而不应是盲盒这样的购买形式。现在盲盒玩偶之所以能被炒出高价,也是因为这些经典款玩偶确实有很多人喜欢。如果商家不认识到这一点,以为随便塞点东西进去就能糊弄消费者,那这门生意很快就会破灭。

  为什么小浣熊卡片火爆一时之后,后来者很少能够复制那个传奇?不是因为食品袋里放卡片这个形式难以模仿,而是因为推不出能够抓住消费者兴趣的新内容。所以,盲盒企业还是应该把更多心思和精力,用于产品的投入和研发。能不能保护好产品的吸引力,才是生意能不能持续做下去的关键。

  在这个意义上,有些炒作或者行业乱象是值得警惕的。比如有些企业本身缺乏有辨识度的产品,不是花精力用于产品研发,而是想着抢占“盲盒热”的风口。产品没有吸引力,卖不出货,商场的高昂租金都可能会拖垮企业。而一些有好产品的品牌企业,则需要注意把控售卖流程。从报道来看,有些“黄牛”靠掂重量就能大致判断盒子里玩具的型号,然后和店员暗中结盟,提前买走热门款型去高价转卖。这不仅会伤害普通消费者的忠诚度,还最终会扰乱市场。

  当然,最后还需要提醒消费者,如果真的喜欢潮玩,或者愿意花几十块钱体验盲盒购买的刺激,在财力能负担的情况下消遣一下挺好。可千万不要入了深坑出不来,甚至看到盲盒热能转手卖高价,就想去兼职当“黄牛”。潮玩很难把握风向,盲目跟风,风险极大。(敬一山)

盲盒火了,背后还是“宇宙牌香烟”的套路

2019年09月21日 09:50:07
来源:澎湃新闻网

陈禹潜

“我们还准备采取有奖销售的办法咧!你存我一套图案,可以上我厂领取20寸彩色电视机一台……我预计今明两年呀还不会领走咧!咋回事呢?我每套都少印三张。”

当马季在1984年的春晚开这个脑洞时,肯定想不到,35年后,总点不着的“宇宙牌香烟”换了个叫“盲盒”的马甲,瞬间火了。

插叙一段科普下。盲盒,顾名思义,就是买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买完拆开始见“庐山真面目”的盒子,里面装的是呆萌可爱的人偶玩具,也就是手办。

盲盒有多火?数据显示,闲鱼上的盲盒交易已形成了千万级的市场。过去一年,仅某交易平台一家,就有30万人在上面交易盲盒,爆款从59元涨至2350元,涨了39倍。一对夫妇,4个月内在盲盒上花了20万;一位60岁的玩家,一年买盲盒花了70多万。某盲盒产业“推手”一年卖出400万个公仔,半年营收1.6亿,净利超2100万元。至于罕见的“隐藏款”,就更容易炒出天价了。在闲鱼上,单个网红产品Molly的盲盒隐藏款达到了动辄上千元,而其原价仅69元。

盲盒,俨然成为很多人戒不掉的“毒”。

想想也不难理解。多数盲盒价格就几十块钱,买得起;第一次买是出于好奇,因为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啥,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此后买就是收藏癖和占有欲在起作用,为了凑齐一个系列或者执着地想买到某款心爱的。

每一位消费者其实都有潜在的收藏癖好,盲盒“成套”的特性,也让消费者一旦买了一个,就忍不住为了凑齐一个系列,至少购买12次。更何况还有隐藏版的加持,更助推消费者的购买欲。

还能怎么办,只能在这种交易原则和炒作的喧嚣里乖乖奉上钱包咯。正所谓,一时入坑一时爽,一直买买买一直爽。

不过,80、90后们或许会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收集的干脆面卡片的翻版吗?时光拉回到泛黄照片质感的学生时代,谁还没有过这种经历?很多品牌的干脆面,都会在每袋里藏有一张水浒一百零八将其中一位的卡片,全部集齐就能“纵享大礼”。收集的精心和中奖的侥幸齐飞,往往让青葱年代的80后、90后欲罢不能。

只是,当干脆面的塑料纸“啪嗒”作响时,零花钱就飞入小卖部老板的钱包了;在“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咒语”里,同学们渐渐丧失了买早饭的“财力”。时至今日,我仍然没能够集齐一百零八将里最后剩下的“四大奸人”,只能坐拥数十张武松“望奸兴叹”。不知道商家是不是也从马季的相声里获得了“少印三张”的灵感。

从集干脆面卡片到买盲盒,不同的是场景从小卖部转移到了各大商圈里的自动售卖机,相同的是集齐“四大奸人”和抽中“隐藏款”技能同样难以达成,但商家控制乃至人为造势营造商品稀缺以盈利的商业套路,确实经久不衰。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人类在看到可能的报酬面前,往往会有难以控制的重复行为。重复买盲盒,是一种行为习惯,也是一个心理陷阱。盲盒的价格被炒上天,又会进一步刺激一些被炒高了的价格而吸引的买家进场,如此循环往复。最后,多数人的结局必然是,钱大把大把花了出去,还是没能够抽中稀有的“隐藏版”,而商家和早期甩盘者赚得盆满钵满。

买盲盒是个人自由,也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这是消费品愈发多样、消费方式迅速更新的时代,赋予人的福利,无可厚非。但作为消费者,有时也该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收集这么多的玩偶?

如果丧失了理性,被消费主义的沙子迷了双眼,就真应了一句话:自古钱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zi xuan”泛滥,什么限制了起名想象力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9-20 17:31

作者:与 归

  开学20天了,不少老师仍然没有把班里的小朋友认全。因为对他们来说,把“梓轩”“子轩”“梓涵”“紫萱”“子萱”们一一对号入座,实在太难了。这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而是一道复杂的排列组合题。

  可以想象,几十年后,公园里到处是梓轩在晨练,广场上到处是紫萱在跳舞,他(她)们相逢一笑打招呼,也完全不是偶像剧里的浪漫邂逅,只是大爷和大妈们家长里短的寒暄。

  “zi xuan”泛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在笔者看来,起名字看似是一件非常个人化、主观性的事情,却又是一个时代的客观反映。甚至倒推回去,我们可以从姓名高频词中,去研究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

  有些人可能有个错觉:为什么古人的名字就起得那么有文化,而且辨识度很高?那是因为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都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大家还记得历史书上,有个起义失败的农民叫“王二”吗?大家还记着朱元璋的原名以及他干脆都以数字为名的父亲、祖父的名字吗?

  并且,事实上,古代有文化的家庭,起名也经常随大流。就拿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东汉末年举例,“名”或许看不出,但是“字”的体现就比较明显:孟德、玄德、翼德。乍一听,还以为此三人是亲兄弟。“德”字泛滥,同样时代背景深厚:东汉时期,没有科举只有察举,“德行”是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也是士族的追求。

  不妨再看看现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建国”“援朝”“跃进”出生了,这就再明显不过地体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到了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了,国家号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富”“贵”“华”“强”便成了名字高频词。“zi xuan”们的兴起,答案也很明了:父母们看着偶像剧和小说长大,也都想让孩子们沾沾“艺术气息”甚至“仙气”。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去嘲笑那些为孩子取名“zi xuan”的父母们。之所以“zi xuan”成了那个最大公约数,完全是这个时代的选择,每个具体的个人都只不过是组成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分子而已。

  而在笔者看来,与取名相关的另一种现象可能更具时代价值。近年来,“新复姓”的名字越来越多,比如侯高俊杰、刘沈千寻、张郑宇霄等。这说明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她们不仅再也不是连名字都不配有的“某某氏”,而且还可以将自己的姓传给下一代。后世学者若就姓名研究当下时代,这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变化。

  事实上,在这个送走“张伟”、迎来“zi xuan”的时代,一些父母也已经注意到了这种高重复率,开始求助“互联网+”来为孩子取名。在淘宝网搜索栏输入“取名”,就可以找到5000余家相关店铺,取名的费用从1元到1万不等。自己起不好,网上找专家,这不失为一条捷径,但也透露出了家长们寄托在孩子们身上“病急乱投医”般的期盼与焦虑。

  从家长的这种“起名焦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时代变了,但是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寄托和爱没有变。只是,也请千万不要为了独一无二,给孩子起一个生僻拗口的名字。这将给他(她)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这种为了个性而个性的做法,恐怕也完全没有必要性。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看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zi xuan”再怎么泛滥,也总比“狗蛋”“丫头”“王二”好。有人发问:是什么限制了起名的想象力?我想,那应该还是时代吧。(与 归)

你还会为周杰伦的“梦想”加油吗

2019年09月21日 09:51:2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张静雯

这段时间我陷入了小小的焦虑,主要症状是表达欲严重匮乏,脑子里一直盘桓着董桥那句“杂念越来越长、文章越写越短”。在这种心境下听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竟生出“幸灾乐祸”之感:周杰伦和方文山联手,都能搞出这么平庸的歌来。

《说好不哭》是悲伤情歌,标题这四个字自带催泪效果,可闻者似乎难以为其所动。至多感伤那个曾经“在酒吧只喝牛奶”的阳光少年,咋被奶茶喂得这么珠圆玉润了。

《说好不哭》唱的是一个男人回忆昔日恋人:女主为了实现男主的摄影梦,拼命打工卖奶茶,攒钱给男主买了一台昂贵的哈苏相机,把男孩送去国外的摄影学校进修。然后两个人约摸是就此分手了,女主不抱怨也不吱声,“怕打扰自由的我”。

接下来,意料之中情理之外的事来了。这首单曲销量惊人,发售12小时之内就破了500万张,你现在去QQ音乐看,销量数字还在迅速刷新。虽说三块钱买不了吃亏吧,可官方MV是免费的,一分钱不花也完全不影响听歌。

所谓“顶级流量”,意味着热度远不仅仅局限于粉丝。这么说吧,发歌当天,我快被讨论《说好不哭》的公号文淹没了,朋友圈里微博上,不管是不是周杰伦的粉丝,几乎谁都忍不住叨一嘴听后感。一首乏善可陈的歌,把大家都快搞魔怔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在神经系统学家和心理学家眼里,人们对青春时所听过的那类歌曲的持久钟情,是一种神经系统指令。在12岁至22岁的阶段,青春期生长激素泛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一个“稳定而持久的自我”,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发育。

说得文青一点,伴随我们青春的歌曲以及歌手,不仅是记忆的一部分,也是自我形象、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媒体人周轶君看完张楚二十周年演唱会后感慨万千,写了深情款款的一篇文章。有人发给张楚本人看,得到了三个字的回复,看不懂。其实,文章没太提张楚,更像是跨度二十年的自我对话。而张楚,是构成她认知与记忆的重要符号。

对于打小听《双截棍》的那群人来说,周杰伦就是那个符号。和周杰伦有关的一切,都可能让人失去“理智”。前阵子周杰伦的粉丝在微博上叫板流量明星,行为艺术般地发起“刷排名”的狂欢,连我身边性格最温和的朋友,都嚷着要加入“战斗”。《说好不哭》发行后,粉丝们开心地指着“你什么都没有,还为我的梦加油”,附会说那是周杰伦致敬为他刷排名的粉丝,开心得像三四十岁的傻子。

就凭它是周杰伦的新歌,《说好不哭》就足以承包热搜。加上距周杰伦上一次发歌,足足过了489天,歌迷能不躁动吗?

更何况,它具备爆款的一切特质。听周杰伦歌的那代人,能辨识出熟悉的曲调风格,唤起青春悸动的心跳。我高度怀疑,拉上五月天阿信合唱,是在蹭粉丝的热度,刷排名的时候,隔壁五月天粉丝助攻功不可没。如果是粉丝,免不了一面担忧偶像“江郎才尽”,一面宽慰说简单舒服的小曲,正是疲惫中青年需要的良药。即便不是粉丝,看到“卖奶茶买相机”的故事,也要忍不住评论一下。谁说爆款只有制造焦虑这一招了?

既怀旧,又有槽点,简直是自带热度的设定。如果他不是周杰伦,或许掀不起一丝波澜,可谁叫他是周杰伦呢?这样的玩法,在前两年《等你下课》和《不爱我就拉倒》中就若隐若现。到了《说好不哭》这里,则有了更精细的调配,譬如MV里屡屡模仿旧作的“彩蛋”。你说这是“划水”?只不过功夫在歌外。这首歌的制作思路,让人不禁怀疑,周杰伦是不是有个梦想,做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不哭就不哭吧,本来人家根本没想惹你哭。即便音乐走不进心里,你还会为周杰伦的“梦想”加油吗?恐怕还是会。“周杰伦”这个IP,算是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它更像是精心包装的商品,贴满“买它”和“求关注”的诱惑标签,总有一款适合你。

因为他是周杰伦,客串几次“产品经理”,丝毫不影响他的江湖地位。但正因为他是周杰伦,才让人倍加心痛。周杰伦是唱片工业的产物,可他和那些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明星毕竟不同。曾经石破天惊的那个周杰伦,以及与他合作的创作团队,是有棱有角的,新潮中带点小尖锐,即使是小情歌,也能往你心窝子里钻。如今在创作上“划水”的周杰伦,却仿佛没啥感情的机器,写歌仿佛生产快消品,顺滑却无味。

我这样听周杰伦长大的人,绝对不愿意否认他和我们的情感连接,甚至私心想,他玩儿得这么脱,应该很开心吧。强迫一个流行歌手走上神坛还不让他下来,实在不近人情。听歌可以不用太认真,真正值得警惕的,是泛商品化的危险,如果任由其裹挟,无处安放的,可不止我们的青春。

隐藏收费退货难,别拿小聪明自证有“毒”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09-19 10:57

作者:任然

  最近炒鞋的话题有点火,而大部分鞋友应该都知道一款叫“毒”的APP。不过,这个APP的风评一直充满争议。红星新闻报道,四川成都市民郭先生近日在毒APP上购买了两件衣服,因个人原因想要退货,却被客服告知物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客服表示,如果顾客想退货的话也可以,就必须给99元的技术服务费。郭先生对此有些不解:“客服告诉我平台规则就是这样,但是国家规定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他们为什么不遵守?”

  报道显示,根据毒APP客服中心给出的取消订单方法,顾客在下单30分钟内是“购物冷静期”,在冷静期内可以联系客服取消订单,30分钟后再申请取消订单,平台就会根据不同的交易环节收取不同的费用。比如,未发货前,需要卖家支付28元违约金,已发货则需支付58元违约金……

  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都明确要求,网络商品销售者应当依法履行七日无理由退货义务。即便是属于法律规定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的商品,销售者也应根据《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在商品销售必经流程中设置显著的确认程序,供消费者对单次购买行为进行确认。如无确认,网络商品销售者不得拒绝七日无理由退货。”在与消费者的交涉过程中,毒APP的客服不断强调“无违约金不退货”是“平台的规则”,但很显然,平台的规则先得符合法律规定。

  具体来看,法律明确规定网络商品可七日无理由退货,毒APP凭什么可以例外,理当给消费者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但是记者注意到,该平台的商品展示界面并没有直接显示卖家是否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在经咨询客服后得知,只有在付款界面点击卖家旁边的“小问号”按钮,才能看到卖家是否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信息。由此细节可以看出,卖家和平台方面未必不知道“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而很可能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事实上,不只是隐藏收费条款、退货难的问题,作为一款集运动潮流装备交易、球鞋潮牌鉴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移动互联网平台,毒APP的最大特色也即核心业务——球鞋鉴别,同样被指存在猫腻。最近就有媒体报道,毒APP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12日,该APP累计鉴别数已超过2700万。但有媒体计算,毒APP上有知名鉴定师平均每天鉴定4851双鞋,累计鉴定“功绩”为180多万双。如果按每天工作24小时无间断推算,平均鉴定1件商品的时间仅为18秒——这样的“神速”鉴定,真的靠谱吗?除此之外,作为第三方平台,其也被曝出“经销商”的身份,被指有欺骗消费者和炒鞋的嫌疑。

  当然,毒APP与一般的网购平台或许的确有一些差异,比如,其到底应该归类为鉴定平台还是纯粹的销售平台,毒APP上的交易,到底属于一般性质的买卖,还是有“拍卖”性质,这些都还存在争议,也牵涉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问题。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应该主动出手加以厘清。而类似APP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问题一直争议不断,消费者也得擦亮眼。

  前不久,毒APP发布了“鞋穿不炒”的倡议书,提出“球鞋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这种态度当然值得肯定。但是也得明白,消费者是用来善待的,而不是用来忽悠的,靠耍“小聪明”注定行之难远。(任然)

制造两代人的矛盾? 婚育观念的分歧没这么夸张

2019年09月21日 09:51:4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华中科大学生团队暑期针对一线城市新旧婚姻观念变迁问题,以上海为例,深入大街小巷进行了为期10多天的抽样调查和超过50人的深度访谈。调查发现,对于“60后”和“90后”,要不要孩子已经成为两代人间的重大分歧。受访的90后中,近三成倾向于婚后不生孩子,并且表示希望将来的另一半与自己有相同的想法。而在50岁以上受访者中,95%以上表示婚后必须要孩子,父母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是很重要的事情。

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两代人在有关婚恋、生育的观念上,还存在另外一些显著差异。比如,50岁以上受访者将物质基础、亲朋好友的支持作为结婚的重要条件;而超过七成的上海年轻人则将双方具有感情基础、婚后双方有各自的私人空间作为结婚的首要条件。两性交往方式上,老一辈中通过相亲结识“另一半”的占七成,而年轻人只占两成。基于以上发现,参与研究的学生团队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在婚恋和生育问题上更“自我”,在挑选配偶的取态上更为“浪漫”,更看重婚姻的感情/情意基础,这跟上一代人把婚恋看成是维系家族和社会关系,更在意别人眼光这些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个调查结果,跟我周围朋友的情况,基本上符合。而越是经济发达的地方,年轻夫妇越不愿生孩子,在全世界都很普遍,生不生孩子自己说了算,这种主观上的变化不可轻视。但更重要的是,在客观上,大城市虽然消费高、负担重,但相对而言,如今承担单身生活成本的年轻人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尤其是女性,不像过去那样,依赖于通过两个人的结合/经济结盟来降低日常生活的成本,这使得结婚变成人生的“可选项”而非“必选项”。如此一来低结婚率/高离婚率对于生育意愿和生育率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当然,生不生,归根到底要由当事人话事。一方面,法律规定婚姻生育自主,改变婚育的观念和行为,只能通过家庭内部协商和社会政策统筹的办法来解决,老一辈人主观意愿如何,看得惯看不惯,强迫生还是不生,最终影响都不大。另一方面,我认为在婚育问题上,过于渲染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无必要。因为,每个人对于婚姻生育的看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境遇和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年轻时坚决不婚不育的人,随着年纪渐长,遇到某个人,或冥冥中受到某种召唤,身上为人父母的欲求被唤醒,也不是不可能。而现代医学的发展,也让“晚育”选择在技术上有了可能性,因此,大城市里这群目前不婚不育的年轻人,未来在婚育态度和行为上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仅仅靠一次调查的结果,恐怕很难反映全貌。在研究方法上,恐怕要通过长时段的追踪和个人生命史研究,来形成更准确的判断和解释。

同时,这个调查的某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比如,在放开“二孩”的情况下,到底是不愿生,还是不愿生二胎,成为代际矛盾的焦点?我们国家幅员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城乡差异也还客观存在,要弄清婚育观念/行为的整体图景不容易,关键还是不要把压力转移到个人身上。从全世界的经验看,“少子化”的问题,只能通过国家补贴养育和教育小孩的成本、松绑单身女性生育等方法来解决。 □兽兽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