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文档网

聪明文档网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台湾问题讲稿

台湾问题讲稿

时间:2012-10-13 14:33:59    下载该word文档

第一讲 台湾问题讲稿

纵观古今中外,任何国家都有一个形成、定型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国家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现实概念。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以政治大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又使中国开始走上了经济强国的道路。但是毋庸讳言,当今的中国仍然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包括分离主义的隐患。一是台独分子利用台湾岛50多年与大陆事实上的分治,企图成立所谓台湾共和国,把台湾省从祖国分离出去;二是西藏以达赖集团为首的分离主义势力企图把西藏分离出去;三是新疆少数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企图搞独立,成立所谓东突厥斯坦。虽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已不复存在,但在这些分离势力中,台湾毕竟还没有与祖国大陆实现最终的统一,因此台湾问题是我们首要考虑和认真对待的。

第一节 台湾问题中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 台湾问题的由来

1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同中国的东北和澎湖列岛一起归还中国,无论从法理和事实上都是毫无疑义的,也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为什么这个又成为问题了呢?这就要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共两党的内战以及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势力的干涉。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强加于清政府,割占了台湾。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面抗战。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大战进程中,中国关于从日本收复台湾的正义要求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同盟国的支持。

2 台湾问题与国共内战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是导致台湾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这其中,国共两党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遗憾的是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在大陆战场节节失败、被逼下野的夹缝中,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后退之所。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台湾与大陆之间在经历了1945年至1949年的短暂统一后再次被人为阻隔。虽然其后在五六十年代,国共两党也曾一度秘密接触、谈判,达成了一些协议,准备实现两党第三次合作,和平解决两岸之间的问题,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和复杂的国内情况,国家统一的目标并没有达到。

3 台湾问题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东西方两大阵营间的矛盾冲突公开化。此时,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也日益国际化,中国内部的统一问题逐渐演变成为一场国际冲突。就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杜鲁门政府一改此前对台湾地位的中国认定以及在台湾问题上对国共两党内战的不介入态度,公开宣扬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并在其后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以免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落入“红色中国”之手。19519月,美国策划与操纵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和会时,蓄意把中国政府排斥在外,又拒绝它当时承认为中国政府的台湾当局与会的要求;会上所签订的对日和约仅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西沙群岛一切权利,而故意不明确将台湾归还中国。1953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美蒋于195412月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所谓保护之下。美国在19588月我炮击金门期间及其以后,加紧推行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图谋。美国政府还长期以各种借口承认台湾当局是中国的合法代表,并极力维持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阻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政府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

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历史演进

1 中共中央武力解放台湾的部署

1949315新华社发表了由毛泽东撰写的《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属于中国的最后一寸土地。”同年1231日党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宣布人民解放军在1950年要完成三大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解放台湾。以粟裕为总指挥的前线指挥部制定了解放台湾的具体作战计划。解放军相继解放了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等岛屿,为解放台湾作了成功的预演。然而,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由于我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无法在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同时作战,因而“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因抗美援朝的任务而被迫暂时搁置。

2 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55年周恩来总理明确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后来,毛泽东、周恩来在不同场合阐明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方针政策,1963年周恩来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包括: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台湾所有军政费用和经济建设一切费用的不足部分,全部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3 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

19819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 1982年中国领导人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3年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八项主张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⑵ 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⑶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⑷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⑸ 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⑹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⑺ 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⑻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及感悟

1 反对台独,促进统一

反对 “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和平,是两岸同胞当前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保持台湾海峡与亚太区域和平稳定的内在需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2 台湾“二·二八”事件与台独

“外省人”与“本省人”

“外省人”“本省人”通常以台湾光复为界。1945年日本投降前已经生活在台湾的,就是“本省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来到台湾的,称为“外省人”。现今台湾人口中2%为原住民,是台湾最正宗的本地人。现在台湾总人口98%的汉族,是几百年来陆续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台湾的。在汉族人口中,80%是光复前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的。其中以闽南与广东客家人为主。

光复前来到台湾的闽南人和客家人以及台湾的原住民,组成台湾的“本省人”。台湾的“外省人”,则是在光复后陆续从中国大陆来到的,大约占台湾人口的13%

日本投降后,一些国民党接收官员与接收军队来到台湾,以及随着蒋介石在中国大陆兵败如山倒,大批国民党军队退往退往,这些人把台湾当做避难之所。这样,从1945年岛1949年,大约有200万大陆人来到台湾。当时台湾只有600万人口,一下猛增至800万。这200万大陆人,就被台湾当地人称为“外省人”。

起初“本省人”对国民党接收部队还是欢迎的,但随着接收官员贪污腐化,接收军队军纪败坏,以及供应的紧张。使原来“本省人”那种秩序井然的生活被打破,当时台湾民众大有“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的感觉,“外省人”与“本省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严重,台湾民众对蒋介石政权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终于酿成“二·二八”事件在台湾的总爆发。

“二·二八”事件与台独的兴起

“二·二八”事件的导火索是,1947227日,台北“本省人”女烟贩林江迈贩卖私烟被烟草专卖局稽查扣押暴打,并开枪击毙围观市民,台北市民群情激奋,包围警察局,要求严惩凶手。228日,早已对国民党政权不满的台湾民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到达台北行政公署时,卫兵对游行队伍开枪。这样,如同火上加油,抗议的怒潮席卷台北,席卷台湾,形成“二·二八”事件。这一怒潮的矛头指向,就是国民党官员、军队,也就是所谓的“外省人”,一时间,在台湾见到“外省人”就打。台湾行政长官陈仪急电蒋介石救援,蒋介石决定派21师从上海前往台湾镇压。蒋介石发表讲话,宣称“二·二八”事件是“一部分共产党员藉此次专卖取缔摊贩,乘机煽惑,造成暴动”。21师在台湾基隆登陆后直扑台北,打开杀戒。台湾民众死伤数万。从此,台湾一片白色恐怖,“本省人”与“外省人”严重对立。

“二·二八”事件后,19478月美籍台湾人廖文毅在上海成立“台湾再解放联盟”力主使台湾成为“独立国”,开始亮出“台独”之旗。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在台湾实行高压、专制、独裁统治,形成“外省人”统治“本省人”局面,并坚决镇压台独势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外省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从小就融入台湾社会,许多“外省人”或者“外省人”后代与“本省人”通婚,渐渐弥合了“外省人”与“本省人”之间的鸿沟。

李登辉上台后,大力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国民党内逐步把“外省人”挤出决策圈,一步步把“中国国民党”转化为“台湾国民党”,并声称“国民党政权是一个外来政权”,他要另建“台湾共和国”。往日,在蒋介石时代,“外省人”统治“本省人”;然而,在李登辉、陈水扁时代,却是“本省人”借助于“省籍”排斥“外省人”。在陈水扁的“内阁”中,39名“阁员”,有35名是“本省籍”,只有4名是“外省籍”。当今本已淡化了的“外省人”与“本省人”之间的矛盾与隔阂,仍作为台独势力推行“台独”的重要筹码。

3 实现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几点认识和感悟

国家强大是统一的基础。 民族和谐是国家统一的柱石。 文化融合是国家统一的纽带 国际干预对国家统分至关重要 稳定的周边环境和良好的国际关系,是维持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的重要条件 战争是国家统分的助推器

第二节 两岸关系发展现状

一、“三通”的实现及产生的积极效应。

1. 三通实现的过程

所谓三通,也就是通邮、通商、通航。19801215日,全国政协发出致台湾同胞慰问信,希望台湾各界敦促国民党当局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首先实现两岸通邮、通商、通航,这是大陆首次完整提出三通的概念。在三通中,通邮的进展最快,与此同时,两岸通商的进展也相当迅速。三通问题最多的是通航。通航又分为两方面,一是船舶的通航,二是飞机的通航,或称为海上通航和空中通航。在三通实现过程中,由于受到“空中威胁论”的影响,最艰难、最棘手的就是空中通航这“半通”的实现。

2. 空中通航的积极效应

台湾《中国时报》的社论认为,仅就空运而言,随着时间成本与飞航成本的降低,初步估计每年至少节省逾30亿元新台币。与以往绕飞香港相比,取道截弯取直后的新航路,北京和上海至台北的单程飞行距离分别缩短1100公里和1000公里,以空中客车330机型为例,单程可节约航油约8吨。台北到北京和上海分别节省了50分钟和1个小时。两岸直接三通启动之日,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网民们的感慨心声。有网友说:激动得流泪!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也是两岸人民交流的福音。也有网友憧憬:“‘三通后,我们可以冬天去哈尔滨看雪,夏天到高雄看海,还可以到台北街头去吃小吃。

3. 民间交流新时代已经来临

  平等交流、互利合作、共创双赢,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主旋律。

  “1月日均500多人次,2月日均800余人次,进入3月后已接近日均1500人次。这一串串数字,勾勒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规模高速增长的上升曲线。因为来自大陆的庞大客流,台北故宫博物院不得不增添收银台。大陆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旅游团,以其惊人的购买力为台湾市面带来了久违的生机。仅据保守估计,万人团六天七夜就为台湾制造6亿多元新台币巨大商机。 截至2009515,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累计已达30万人次,今年内有望超过60万人次。

两岸产业对接、企业强强联手,也成为年初以来两岸媒体间最热门的词汇。

20092月底,第五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技术标准论坛在重庆召开,两岸业界期待以共定技术标准产生撬动全球产业链的能量;3月下旬,两岸太阳能光电产业重量级厂商在台北共商产业发展趋势与制定产业标准,寻求合作商机;4月中旬,两岸汽车产业界又在台北对话,就车载通讯产业合作达成共识;429,中国移动宣布与台湾远传电信签署股份认购及战略合作协议;430,台湾方面宣布开放大陆机构投资者在台湾证券期货市场投资,业界认为,这不仅仅为台湾股市带来新鲜的资本血液,更将使其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吸引力显著提升……一项项利好消息,刺激台股创下近18年来最大涨幅。  

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成为近期海峡两岸发展的主旋律

在大陆方面近年相继出台70多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后,中共中央台办日前又在海峡论坛上公布了8项新措施,意味着陆资入岛将取得实际进展、更多的台湾产品可以进入大陆市场、台企将得以分享大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利好、两岸可望尽早就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展开商谈 台湾《经济日报》社论说,随着大量陆资滔滔涌入台湾,两岸经贸关系的节奏即将迎来快速的加速。两会多次协商谈判、两岸实现直接三通,为两岸民众交流合作夯实了基础。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54家单位共同举办,四大板块18场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热闹不已,包括八千多名台湾民众在内的两岸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突出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的首届海峡论坛上月中旬在福建登场,创下两岸民间交流活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等多项纪录。       

4. 情牵汶川,梦圆奥运,两岸同胞从祸福与共的洗礼中走来,兄弟同心应对金融危机,携手建设好共同家园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8万多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 “面对灾难,我们感同身受,人性的震撼,同胞的忧伤和焦虑,正烧灼着每个人的心。这是台湾一位资深媒体人的心声。地震虽无情,同胞有大爱。”“所有台商都动员起来,很多台商捐了又捐。震后,大陆各地台商协会的捐款电话都快被打爆。截至2008521,台商、台胞向国台办、海协和各地台办表达意向捐款金额约人民币7.5亿元,还捐出一大批救灾物资。患难时刻见真情。一场大灾难凝聚起中华民族的意志和情感,激发出两岸同胞情同手足、患难与共的骨肉情谊。台湾红十字救援队迅速飞抵成都,次日即在地震重灾区展开搜救。这支由11位消防人员、9位台湾红十字组织成员组成的救援队,不惧艰险,紧张施救。救援队领队欧晋德说:我们是将台湾2300万人的爱心带到大陆多救一个是一个 胡锦涛总书记2008528在与吴伯雄会谈时,谈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时说: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在患难之时体现出的同胞之爱、手足之情格外珍贵。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也将成为两岸同胞相互扶持、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两岸关系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

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面对危难,两岸兄弟互助之手握得更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3G上马“4万亿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大陆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给台商带来了直接利好和市场信心。两岸同胞应相互扶助,加强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经济,改善民生。如果世界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台湾方面提出缓解经济困难的要求,大陆方面愿意尽最大努力,提供协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81220日在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说。在这次论坛上,他就两岸携手应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全面扩大和深化经济交流合作提出了五点建议。今后一个时期仍然要把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作为重点,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考虑到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我们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同你们共克时艰。今后,如果形势需要,我们还会继续这样做。胡锦涛在刚刚结束的第二次胡吴会上说。这些真切话语再次温暖了台湾同胞的心,也为两岸携手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一步增强了信心。

第三 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推动两岸关系在新起点上向前发展,是国共两党、各界人士肩负的历史责任

2009526,胡锦涛同吴伯雄在这幅巨画前举行了第二次会谈。 胡锦涛指出: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 “我们共同走的方向非常正确,国民党一定会坚持这个正确的方向。“吴伯雄态度坚定地说。

 这个“正确的方向,肇端于国共两党领导人2005年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在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后初见成效,既是一年来两党对话与两会协商的主题,也是两岸双方倾心劬力争取实现的目标。两岸关系由此取得的重大进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启示:

1. 改善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潮流所趋,两岸开展交流合作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古语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一年来,台海局势能够实现历史性转折,两岸关系能够通过协商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国共两党、两岸双方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

2. 两岸双方建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抓住了难得机遇,采取积极措施,形成良性互动。正是在这个双方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去年5月以来,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从而推动解决了一系列攸关两岸民众福祉的问题。今后,两岸双方只要共同维护好这个基础,特别是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个关键所在,就一定能不断深化互信,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3. 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找到了扩大交流合作、推动协商谈判、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形成了有益的经验。 2008429,胡锦涛在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率先提出,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一年来,两岸在交往中形成的惯例和共识是:只有双方都努力搁置争议,而不是凸显争议,更不是渲染争议,才能做到善意沟通、良性互动,深入推进交流合作。

4. 明确了致力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最大限度地争取两岸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努力,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支持。为改善两岸关系,两岸认同先易后难的做法。这是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取得成果的又一正确做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为两岸双方今后深入互动进行了准备、创造了条件。

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今天,两岸双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拉开两岸关系发展的全新轴线,更有智慧为中华民族复兴共谋发展,更有能力为海峡两岸同胞共创荣景。

此时此刻,耳畔又回响起几天前胡锦涛总书记那郑重的呼吁:国共两党肩负着历史责任,应该胸怀全民族长远发展,以远大的目光、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贡献。

第四 马英九的连任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台湾二合一选举于2012114日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以51.6%45.6%,领先近80万选票击败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获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在台湾民意代表选举中国民党获得64席,取得了过半的席位。此次选举结果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九二共识得到多数台湾同胞的认同,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是台湾的主流民意。这一结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赢得历史机遇。

  1.继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自2008年以来,两岸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通过协商、交流、合作,实现了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资本赴台投资,签署了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三年多来,两岸经济合作全面扩大深化,贸易投资持续增长。

  海协会和海基会20086月恢复协商,迄今共签署了16项协议,达成2项共识,对两岸交往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化安排。《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了新阶段。ECFA早收计划实施一年来,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经济发展,台湾中小企业、基层民众、农民也因此受益。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成立和运作为ECFA后续专项协议的商谈奠定了基础。两岸两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为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台湾民众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和平发展带来的红利,迫切希望两岸继续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不断增进利益福祉。在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这一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台湾各大企业、各有识之士,纷纷发表意见,力挺九二共识,说明了台湾各界对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环境的渴望,也说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支持。这使我们更有信心继续推动两岸协商,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向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广化的方向推进,为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积极推动商签两岸文教交流协议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共同拥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正是两岸同胞渴望两岸关系和平、和解、和谐,才会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发挥中华民族的智慧,走出了具有两岸特色的和平发展之路,增进文化交流,为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两岸同胞义不容辞的责任。也唯有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才能化解、超越两岸的政治分歧,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不断拓宽两岸发展之路。

  两岸关系不仅需要经济的协调,更需要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动、协调发展。唯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将两岸关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新境界,进一步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进一步增进相互的了解、理解和包容。

  因此,在近三十多年来,两岸民间文化教育交流的基础上,推动建立两岸文教交流机制化平台,在未来这段难得的机遇期中就显得非常必要。多年来,两岸不断积累的文教交流的共识,为商签文化交流协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岸商签这一协议,可以将两岸文教交流制度化,提升文教交流的水平,使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更为顺畅、协调。这一协议的商签,也会走出一条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文化创新之路,为人类文明的宝库增添新的瑰宝。

  3.优先解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问题

  此次台湾二合一选举的结果表明,反对台独和坚持九二共识获得多数台湾民众的支持。这就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两岸要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就必须巩固、维护和发展两岸已经形成的共同政治基础。

  首先,要巩固和维护这一共同政治基础。必须看到,台湾还有部分民众支持不认同九二共识的民进党。因此,就需要耐心去化解部分台湾民众的想法,瓦解岛内不认同九二共识政党的群众基础。要让更多的民众认识到唯有坚持、巩固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的利益,才能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能为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谋取更多的福祉。不认同九二共识而又声称对台湾民众负责任的政党,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些基本问题,并将两岸政策调整到真正符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也唯有如此,才能顺应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实现两岸双赢。

  其次,我们要发展业已形成的共同政治基础,为两岸统一、永续和平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就要扎扎实实为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的基层民众办更多的实事,做更多的好事。无论是两岸协商,还是大陆对台胞的开放、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协助大陆台湾企业转型升级和保护台商合法权益等,都要积极考虑广大台湾基层民众、中小企业、青年一代的需求,使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台湾同胞。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台湾二合一选举的选票已经充分表达了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的渴望和确认。两岸共同努力,必能落实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各项后续议程,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的机制化,进一步扩大两岸各界民众的相互往来。两岸同胞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推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费下载 Word文档免费下载: 台湾问题讲稿

  • 29.8

    ¥45 每天只需1.0元
    1个月 推荐
  • 9.9

    ¥15
    1天
  • 59.8

    ¥90
    3个月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

常用手机号:
用于找回密码
图片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短信验证码:
新密码:
 
绑定后可用手机号登录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 在线客服